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活动 > 正文
 

前沿讲座:全球价值链

发布时间:2018-12-07 浏览次数:

121日下午,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国际治理与国际规则”前沿讲座于北校区六教B406顺利举行。林懿璇、吕晓佳、郭灿烁、汝梦瑶同学就“全球价值链”做了专题讲座。

 

 

一、全球价值链的总体介绍

现在所说的“全球价值链”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最初出现的是“价值链”的概念,也有学者认为是“增值价值链”,然后出现“商品链”,最后,经过完善成为现在的概念。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定义,“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当前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出现新的趋势。首先,新兴经济体正在不断的朝着价值链的上游进取,全球价值链逐步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新态势。其次,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的可分解性的程度越来越高,在全球不断延伸,更加专业的技术、 知识和全球价值链治理能力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确立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再次, 服务经济和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也正逐步推动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和贸易自由化的未来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全球价值链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让全球化遭遇困难,也阻碍了全球价值链重塑。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使企业和国家面临新挑战。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不断改变着制造产品、运输产品、流通产品的方式。这些变化要求企业和国家仔细观察并且评估这些趋势,采用新技术,重新思考在全球生产网络当中的位置。

 

我国一直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但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攀升全球价值链面临巨大挑战。当前我国正面临“高端封锁”与“低端锁定”双重夹击。在高端环节,跨国公司利用国际经贸规则的主导权不断强化竞争优势,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加强服务价值链与制造价值链的融合,使我国产业向高端攀升的难度增大;在低端环节,跨国公司基本固化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主导权,我国多数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增加值较低,并不具备主导价值链的能力。

 

二、全球价值链的治理

1、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

根据Gary Gereffi等人的研究,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可以划分为五类:(1) 市场型: 产品和工艺的知识比较简单,信息和知识 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交易双方转换交易对象的成本较低,且只需通过价格和协议就能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资产的专用性较低。(2) 模块型: 产品和工艺的知识复杂性较高,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能力。市 场中贸易双方的数量有限,但由于产品和工艺标准化程度较高,对交易对象的选择仍具有较大的灵活 性。(3) 关系型:产品和工艺的知识比较复杂且标准化程度较低,供应商能力较强,同时,贸易双方具 有较高的依赖性和资产专用型。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交易双方通过信誉或族群、家族的关系维系价值 链的治理。(4) 领导型:产品和工艺的知识复杂,但标准化程度较高,供应商能力较弱,且往往需要采 购商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对采购商依赖程度较高,且供应商转换成本较高,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 采购商的控制。(5) 层级型:产品和工艺复杂且难以标准化,供应商能力较弱,主导企业通常采取纵 向一体化的企业内部治理模式来降低外部交易成本。 上述五种治理模式是由交易的复杂性,交易的可编码性和供应商能力决定的。

 

2. 加强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制度基础

虽然目前有以上5种治理模式,然而当前的全球价值链是一个单极治理体系,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的领袖企业是唯一的治理主体。由于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坚定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是中国的一贯立场,而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创造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新基础。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发展相融合的新基础,能够使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好更快的融入全球价值链。而与此同时,我们应加快推动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发展, 促进中间品进口贸易自由化,高效的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实现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如降低通关与物流费用、节省贸易的时间成本、增加透明度与可预测性,承诺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等。

 

三、数字经济和数字全球化

1.数字经济的定义和影响

联合国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技术在生产、贸易和服务上的广泛应用。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统计数字、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信息经济报告和联合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测算,都可以看出数字经济深刻地影响到每个人,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国家。具体体现在其广泛而又深刻地作用于居民生活质量,比如智能医疗,远程教育;作用于商业,它能有效助力跨国公司开拓海外市场,同时有利于企业家创造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最后作用于提高政府效率,比如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等方式,提高透明度和有效性,为反腐败提供支持。

 

2.数字全球化的载体及其发展

基于数字经济所产生的数字化全球化,它的重要载体即数字跨国企业。联合国将这类企业划分为两大类,一是数字化跨国公司,包括全数字化企业和混合模式企业;二是信息通信技术跨国公司,指的是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者和IT服务供应商,以及通讯基础设施的供应商。

 

3.数字经济对数字全球化的影响

最后,数字经济对数字全球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数字经济对国际投资格局的效应。第一,科技公司在进行海外投资的时候,可以通过投资更少的资本和雇佣更少的员工达到较高水平的营业收入;因而相对于传统FDI对东道国能产生直接明显的资本流入和工作创造等效应,科技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在实物投资和就业创造方面不太直接。第二,国际投资的变化体现在跨国公司海外扩张的策略选择。借助数字化技术,跨国公司可以减少对东道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需求,甚至可以忽略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因此,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FDI会相应地减少。

 

总体而言,数字经济或者传统行业的数字化,会增加国际市场的竞争者,改变FDI的数量和方向,以及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

 

四、全球金融供应链

供应链金融,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即把资金作为供应链的一个溶剂,增加其流动性。

 

1.由赊账交易引发——传统供应链金融形式

应收账款融资:供应商发起,与银行之间买卖应收账款,从而将应收账款兑现进行生产。

反向保理(Reverse Factoring):最常见的供应链金融形式。由采购商进行主导,银行作为中间人的应收账款买卖。采购商可以获得一定利息,供应商获得的利率更佳。

 

2. 我国呈现的供应链金融新形式

与消费金融(C端金融)不同,供应链金融(B端金融)是在生产端联系各个环节的融资方式。2017年我国现金贷监管到来,消费贷行业受阻,进入寒冬期。自2017年下半年,传统的商业银行、行业龙头、B2B平台、供应链公司、物流公司、信息化服务商等公司,齐头开始布局供应链金融领域。

 

我国的供应链金融主要呈现以下几种形式:

核心企业模式:核心企业掌握上下游企业交易数据,控制着应收账款。是供应链金融的天生主导者,如海尔。

B2B电商模式:B2B电商也可以俯瞰行业,充分控制上下游,了解行业风险,对行业具有极强把控度,如找钢网。

大流量电商模式:通过延长账期,再将货款通过房贷形式激活变现或者赚取利差。如京东。

物流公司:供应链的参与者,掌握物流信息,在存货融资、信息、货物监管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如顺丰金融。

 

3.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方向

未来我国和世界的供应链金融将面临着三个趋势:数据化继续迁移、区块链的应用和垂直化突围。数据就是高速公路,是供应链金融的基础设施。随着税务数据的开放,将是供应链金融的一项重要改革。目前,区块链公司切入供应链金融共有两种模式。最常见的,就是直接与核心企业或者平台合作,搭建一条“联盟链”。此外,还有可以从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入手,比如溯源、追踪、可视化等。每个行业的痛点和供应链模式,可能完全不一样。这导致供应链金融的玩法,千差万别。细分垂直,将成为必然趋势。

 

总而言之,供应链金融将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政策的开放和技术的应用,供应链金融将会越来越大的渗入国际生产的各个行业,需要我们的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