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唐兆涵博士应广外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的邀请,在我校南校区行政楼103会议室举行了“全球价值链与产业结构演变”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院长赵龙跃教授主持,出席人员主要有经贸学院副院长肖奎喜教授以及17-18级国际治理创新班项目学员等。
唐兆涵博士
唐博士首先介绍了全球价值链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理论。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钱纳里- - 塞尔奎因理论和霍夫曼定理等相关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深,在国内收入和就业方面,第一产业占比逐渐减少,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而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并居于主导地位。
她指出,以往的理论仅仅考虑了在国家内部进行的贸易的影响,而近年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使国际分工逐渐深化,各国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的不同,在“技术——生产——市场”链条中各自占据了自身具有优势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转移了低附加值的环节,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的进程,出现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占据了生产加工环节,这些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旦失去成本比较优势,就会造成国内严重的经济衰退。
接着,唐博士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演变与升级的现状。她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具备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方面是工业部门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另一方面是服务业部门与世界平均水平更为接近,其中的部分部门处于中端地位。针对这一点,唐博士进一步指出,在2013年之前,我国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但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失衡较为严重,尤其是第二产业,而第三产均存在低层次协调发展的问题。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放缓;我国工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高,但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等多数行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地位;服务业的多数行业则处于全球价值链的相对中端地位,但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偏低。
唐博士继而谈到全球价值链分工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首先,进入我国的主要是第二产业的企业,这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制造化演进;其次,由于我国较少承接外资服务业,阻断了服务业的内生生长,服务业会从制造环节不断分离,作为促进中间要素投入的服务业不断发展,在GCV模式下,生产性服务需求由母公司的离岸公司提供,这加剧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最后,由于东部在吸引外资、技术引进方面存在先发优势,产生了产业集聚,对中西部产生虹吸效应和挤出效应,从而导致了我国产业空间结构失衡。
唐博士认为,制度因素是中国经济增长,尤其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偏好工业化的制度设计加快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由于地方政府考核绑定GDP发展,而工业项目在拉动GDP方面有立竿见影的效应,故我国对外资工业引进实行了较大限度的政策倾斜,包括制定低廉的工业用地价格、自然资源、原材料价格等。在我国产业结构演进方面,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分工作用与中国的制度条件高度契合,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产业结构制造化、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升级缓慢和空间结构失衡等特征和问题。
在报告的最后部分,唐博士谈到了在全球价值链条件下我国应当如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她指出,我国应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在国家层面上,要积极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与规则的制定;在企业层面上,要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在全球价值链中控制市场渠道,争取全球价值链的主导地位。
唐博士认为,在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下,我国可通过以下路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包括统筹国内国外规则,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摆脱对全球价值链驱动下的产业发展模式的依赖,最终实现向全球价值链的技术环节转移。
在提问环节中,唐博士就创新班同学们的提问一一进行了回答。最后,赵龙跃教授、肖奎喜教授等对唐博士的报告内容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赵龙跃教授
肖奎喜教授
附:唐兆涵博士简介
唐兆涵,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并有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曾参与国家部委和企事业单位的项目研究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