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刘兴华博士来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学院,发表专题讲座,分析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国际治理创新学院院长赵龙跃教授主持,学院师生踊跃参与,共享学术盛宴。
一、学院师生热烈欢迎刘兴华教授来访
刘兴华教授与赵龙跃院长合影留念
讲座伊始,赵龙跃教授代表学院向刘兴华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与取得的丰硕成果。他强调,国际治理创新学院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卓越才能的国际治理高端专业人才。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全球化专家团队,并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刘兴华教授作专题分享
刘兴华教授作专题分享
刘兴华教授首先对国际治理创新学院的培养模式和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以“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专业人才”十六个字精准概括了学院特色。随后,刘兴华教授以四个问题导入讲座主题:“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我们知道多少?我们有什么方法和观点?我们能做什么?”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学习目的、自省知识掌握程度、思考方法和实践能力,以及明确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定位与作用。
1、纵深历史,剖析宏观风险
刘兴华教授强调,发展要遵循涵盖历史、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逻辑等多个维度的大时代逻辑。在这一复杂而多元的过程中,中国需要统筹考虑,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目标。通过剖析世界经济史,刘兴华教授揭示了“中等收入陷阱”和“世界第二大国陷阱”的风险,并指出跨越前一陷阱可见曙光,而摆脱后者相对困难,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对此加以警惕。他引入诸多科技发明与企业案例,透彻地讲解了实现“世界第二大国陷阱”的跨越需要引领世界文明进程的思想和制度创新、完成重大的科学发现、推动重要的技术进步、实现重要的管理模式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这一点尤为关键。
刘兴华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市场化、法治化、人口红利、自然资源和政治体制等内源因素,以及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等外源因素,但随着时代发展,这些要素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弱。在未来十年左右,中国经济需努力保持中速增长水平,避免陷入低速增长的被动,我们需要通过短期经济政策和中长期动力协同作用,快速跨越各种不确定的全球经济危机。
2、洞察时局,应对现实挑战
刘兴华教授从国际形势出发,对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挑战也做了一些分析。首先是外部考验,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全球化逆转,原本以降低关税、追求零关税为主导的全球化趋势,如今正逐步让位于一个更为平衡的发展模式,即追求效率与安全并重的“有限全球化”。
其次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以及全球公共卫生等安全问题,气候变化、淡水资源短缺、数字鸿沟等时代新问题也亟待解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实现全球治理的升级与转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3、展望未来,描绘发展蓝图
从更广阔的时空观出发,刘兴华教授提出构建七大全球价值网的建议,即全球智能制造网、全球科技创新网、全球能源网、全球教育网、全球文化旅游网、全球公共卫生网、全球普惠金融和金融安全网,更加系统高效地开展全球分工协作。
回顾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中华文明独树一帜,历经沧桑而不曾中断,始终生生不息,传承至今。刘兴华教授认为,这一持续繁荣的秘诀不仅源于中华文明自身的深厚底蕴和原生动力,更在于其积极吸收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开放态度,使得中华文明能够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刘教授指出从历史的后视镜看不到远方和未来,在未来面对不确定性时,不能用“海军模式”,而要用“海盗模式”,即根据变化的时空条件随时调整战略。如今,大网络时代已经来临,数智化、低碳化和人性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创新”和“复兴”,并寄语在座师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为中国的繁荣兴盛贡献智慧与力量。
三、赵龙跃院长总结
赵龙跃院长作总结
赵龙跃教授感谢刘兴华教授的精彩讲座。刘兴华教授从历史、文化、科技、政治的全方位、多角度,为在座师生描绘了中国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源源不断地展现着国家的希望与潜力,动力与方向。他特别指出,刘兴华教授所提到的跨越风险的六大要素中的“参与并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这一点,正是国际治理创新学院一直坚持的重要工作,即研究国际规则、熟悉国际规则,更重要的是推动国际规则的创新。赵龙跃教授希望同学们深入学习和思考刘兴华教授的观点和建议,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座谈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