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治理创新学院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优秀学生分享 | 范淋铭:广拓深耕 拓梦前行

发布时间:2025-05-03 浏览次数:

有这样一批青年学子

他们运用所学知识 在国际舞台展现风采

“在国际组织实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让我们跟随优秀学长学姐们的步伐

去尝试 去体验 去遇见

 

嘉宾介绍

 

17E3F0

 

范淋铭是国际治理创新学院2021级研究生,2023年由学院推荐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公派赴美国马里兰大学深造,于2024年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学位和马里兰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252月开始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DESA)纽约总部实习。

 

一次研究生招生宣讲会上,范淋铭惊喜地发现广外国际治理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的培养目标与自己的专业及未来发展方向高度契合。那时,这个项目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我探索国际治理领域的大门。怀揣着对专业深耕的期待和对国际事务的热忱,她毅然报考广外,并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由此踏上了逐梦国际治理的征程。

 

一、积微成著 蓄力成长

 

1B584

范淋铭在广外国际治理创新学院  

 

对范淋铭而言,在国际治理创新学院的两年不仅是一段忙碌且充实的珍贵旅程,也是她不断打磨自我、积蓄力量的关键时期。学院坚持五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优质资源与广阔平台,鼓励学生在学术研究与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

 

借助自身专业背景,范淋铭积极参与多项研究课题,包括新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美关系、国际贸易规则等内容,并深度参与《巴拉圭研究》刊物编辑、撰写巴拉圭书稿,对拉美国家的经济与贸易格局有了更系统的理解,也拓展了世界经济的认知边界。在《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与创新》《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书稿的校对工作中,她不断汲取前沿知识。在国际治理高端讲坛等学术活动中,她有机会聆听来自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深度见解,不断丰富国际治理领域的专业积累,为未来发展筑牢扎实的理论根基。

 

在参与学院的实践工作中,面对多线并行的任务,她逐步提升了多任务处理和快速应变能力;在与各工作小组协同筹备活动的过程中,她深切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在一次次细致打磨中实现高质量产出,真正领悟并践行了1+1>2的合作精神,逐渐锤炼出出色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从初入学院时默默学习的小透明,到参与核心工作的负责人,范淋铭在一次次工作中积蓄勇气、夯实能力,让她心中逐梦国际治理的种子逐渐破土而出。学院的培养与历练,不仅为她赴马里兰大学深造奠定坚实基础,更成为她成功进入联合国实习的重要起点。

 

二、化蛹成蝶 心向寰宇

 

1C183

范淋铭在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  

 

在马里兰大学学习期间,范淋铭不仅在课堂上系统学习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还在公共政策学院的带领下走进美国各政府机构学习调研,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初到美国时,全英文的学习环境让身为非英语专业的她倍感压力,但她深知语言能力对于未来在国际组织实习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她决心走出舒适区,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投身于语言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表达的信心。

 

在语言课程中,她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通过交流锻炼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倾听了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真实而鲜活的故事,也让她意识到,发展无国界,国际政治与经济局势的变动常常影响着普通民众的生活处境,进一步激发了她投身全球治理、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感。

 

1C4FA 

范淋铭在马里兰州议会学习交流(左7)  

 

在校期间,范淋铭参与了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组织的儿童福利与教育改革倡导日Advocacy Day for Child Welfare and Education Reform)活动,前往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Annapolis)马里兰州议会(Maryland General Assembly)学习交流。尽管在团队中她是唯一的亚洲面孔,她仍主动围绕儿童福利和教育政策等议题与州议员展开探讨。这段经历成为她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的转折点,自此之后,她愈发勇敢地走出内心桎梏,迎接更多挑战。她也意识到,无论是教育资源不均、教师教学压力大,还是儿童福利保障缺失,这些全球共通的发展难题需要青年一代真正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之中。这促使她更加坚定要以知识和行动回应时代课题、参与全球公共事务的愿望。

 

三、砥志研思 稳舵笃航

 

14AB8

范淋铭在联合国

 

在国际治理创新学院与马里兰大学的积淀赋予了范淋铭扎实的专业素养,让她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于20252月成功进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政府间支持与协调办公室实习。她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跟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ECOSOC)和联合国大会(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UNGA)的政府间会议以及相关研讨会,包括2025年世界经济展望,《全球风险报告》研讨等,搜集汇编信息,撰写纪要与总结;二是围绕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点目标开展研究,聚焦健康福祉、性别平等、体面劳动、海洋环境和全球伙伴发展目标;三是协助组织和筹备会议,包括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人工智能特别会议以及高级别政治论坛等。

 

在今年4月份,范淋铭参与“2025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2025 ECOSOC Youth Forum)的筹备工作。此次论坛为期三天,规模创历史之最,世界各地的120多场边会活动同步展开。作为筹备团队一员,她负责对接全球各类组织和非政府机构,协调整理边会活动,与多方高效沟通,确保活动顺利推进。同时,她还负责志愿者团队的招募与管理,为活动有序开展注入强劲的人才动力。在这场汇聚全球青年的盛会上,她亲身感受到了青年对可持续发展议题和社会变革的关注与热情,以及在联合国舞台上积极发声、共同塑造未来的力量。

 

回顾申请联合国实习的经历,范淋铭坦言,明确职业方向需要时间的沉淀与持续探索。她分享道:“每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经历阶段性迷茫。”在那些不确定的时刻,重要的是听从内心的声音,排除不喜欢的领域,逐步靠近真正令自己心生向往的长期发展目标。她认为,对兴趣的判断不能仅停留在理想层面,更要通过不断尝试与亲身实践,在真实的体验中感知自己是否真正热爱并适应某一领域,进而坚定前行。

 

在申请联合国实习过程中,范淋铭也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她主要通过联合国系统招聘平台InspiraUN CareersJobNet及其他机构官网获取岗位信息,并根据专业背景与个人兴趣的契合度,有针对性地投递了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公共政策方向的职位,最终获得的实习机会也恰好是她最为热爱的领域。在申请材料准备上,她特别注重将自己的学习与实践经历与岗位职责相匹配,从中挖掘契合点,精心打磨每一份动机信(Motivation Statement),让每一份申请都突出重点。她强调,申请过程中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至关重要,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面试沟通,结构清晰、表达有据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写作水平与职业素养,体现对岗位的理解和胜任力。

 

四、前辈之语 后浪之帆

 

14DBF

范淋铭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征文活动中荣获奖项  

 

回望过往历程,范淋铭感激国际治理创新学院提供的丰富资源与锻炼平台,使她有机会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在磨砺中坚定方向。她希望师弟师妹们能珍惜学院提供的每一个学习与锻炼机会,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用心投入到各类实践活动中。在过程中有意识地探索不同领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长期方向,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相信每一段经历都是累积实力的过程,每一份付出终将在未来绽放光芒。同时,她也鼓励师弟师妹们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家国情怀,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命运紧密相连;在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中,要始终保持理性的批判性思维,客观公正地看待全球问题,真正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积极构建起自身与世界的桥梁,以青年之力回应时代之问、以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