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治理创新学院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广交会赋能全球发展,广外共话外贸新篇

发布时间:2025-11-06 浏览次数:

一、广交会进行时 

78007

广交会场馆央视直播聚焦发展势能  

 

近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第三期展会火热进行,中央电视台“广交天下客”栏目组在广交会现场开启直播报道,深入解读这一国家级外贸平台如何为全球发展聚势汇能。我院院长赵龙跃教授受邀走进中央电视台前方演播室,结合广交会现场亮点、数据变化及人才培养实践,分享专业见解,充分展现我校在服务外贸行业发展中的积极作为。

 

二、广交会现场:新奇展品背后,突显绿色与创新密码

6F6B4 

广交会直播展示环保创新腰带

 

直播伊始,主持人便展示了广交会上两款让人眼前一亮的“特殊腰带”——一根由苹果残渣制成,另一根以回收海洋垃圾为原料,不同于传统皮革依赖动物或化学合成的生产方式,这两款产品从源头到成品实现全流程环保材料环保生产。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广交会作为“新鲜好物大橱窗”的特色,更折射出当前外贸产品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方向发展的鲜明趋势。

 

正如主持人所说,每年来到广交会都能发现惊喜,第138届广交会第三期开展次日,场馆内依旧热闹非凡,来自全球的展客商穿梭其间,寻找合作机遇。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广交会始终以开放姿态聚势汇能,成为展现中国企业创新实力与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载体。

 

三、演播室发声:广交会是重要枢纽,更是培养人才的“实践课堂”61177

赵教授谈广交会人才实践成长

 

“广交会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展示窗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枢纽,更是交流信息、传播技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平台。”谈及对广交会的定位,赵教授的观点直击重点。他特别提到,每年广交会期间,有数千位高校学生以实习生、志愿者身份参加广交会,其中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就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这里学生们在实践中提升实际工作能力,还能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广交会服务,助力中国企业与海外商家达成合作意向。

 

更令人欣喜的是,部分学生因参与广交会实习,对会展行业产生浓厚兴趣,毕业后续选择进入广交会相关部门工作,从“短期实习生”转变为“长期从业者”。“今天的广交会,不仅是中国学生的学习基地,也是全球生产者、经营者学习交流的平台。”赵教授表示,海外商家来到广交会,不仅能接触到中国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商品,更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活力与开放姿态。

 

四、数据见证成长:翻番数字背后,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魅力

 

直播过程中,主持人详细梳理了近三年广交会的关键数据:线下到会采购商从12.9万增加至24万且持续增长;头部跨国采购企业从100余家增加至400余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从超26万件增加至近110万件;绿色低碳产品从约50万件增加至超108万件;智能产品从约13万件增加至超35万件;全球合作伙伴从180多家增加至227家;境外工商机构团组从55家增加至144家。

 

面对这些亮眼数据,赵教授解读道:“这些数据不仅说明广交会规模在扩大,更体现出其质量在提升、吸引力在增强。”他特别指出,绿色低碳商品与智能商品的翻倍增长,展现的是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的活力与魅力;头部跨国采购企业数量的大幅增加,充分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的高度认可与依赖。

 

最近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再次强调,“要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延链’而不是‘断链’,积极寻找更多的利益契合点,支持供应链的开放发展”。这些就是海外企业关注中国、来到中国、热爱中国的重要原因。

 

赵教授进一步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庞大的中国市场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广阔商机和发展潜力。广交会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不仅助力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也为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桥梁。

 

五、以盛会为桥,持续链接教育与产业发展

 

一直以来,广外依托广交会,联合国系统国际组织宣讲会等优质行业平台,推动“实践育人”落地见效,让学生在真实的行业场景中提升能力、找准方向,同时也借助行业资源优化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实践-就业”的良性循环。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实践为纽带,加强与外贸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紧跟绿色低碳、智能科技等行业发展趋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产学研融合,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能力与实践素养的综合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此刻的广交会,仍在以海纳百川的姿态迎接全球客商;而我们也将持续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在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更多助力行业发展、培育优秀人才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