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跃教授会见世界银行专家)
赵龙跃院长首先详细介绍了两位世界银行青年专家的成长历程和他们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同学们不仅向两位青年专家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学习他们的学习工作经验。赵龙跃院长表示在世界银行周系列活动中,特别邀请两位青年专家与同学们见面,其中有20多位同学即将赴美国马里兰大学深造,希望进一步增进同学们对世界银行的了解,争取去世界银行学习和实习的机会。
(世界银行专家与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部分学生见面会)
回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历程,李悦博士表示自己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同时修读了经济学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经济学充满热爱,从此便打开了通往经济学的大门,最后选择了与经济学相关的工作。李悦博士表示,自己出生成长在一个幸运的年代,1978年我国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此期间她受益良多。另外,世界银行YPP项目(青年专业人员计划)也给她提供了探索世界各地的机会。罗伯特·卡尔博士表示他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数据分析、劳工、移民类问题。他进入世界银行工作纯属偶然,因为有在南非工作的背景,他原本以为会被安排到非洲工作,但是意外被分配到南亚,但这个美妙的“偶然”亦让他热爱并为之奋斗至今。
研究院同学们与两位青年专家就学习、工作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李悦博士与罗伯特·卡尔博士)
Q:世界银行有一个数据库储存所有申请者的信息,我们如何能增加申请成功的概率?
A:罗伯特·卡尔博士表示,据他个人挑选实习生的经验可知,HR不会进行筛选工作,所有申请者的简历都会被提交。因此,通过世行的正式申请渠道拿到实习机会是极为困难的,他建议同学们直接联系世行内需要招聘实习生的专家。另外,每个专家对于招聘的实习生都有不同的要求,他个人倾向于挑选即将博士毕业的、有相关学术背景以及对他的工作研究领域有一定了解的实习生。李悦博士补充道,一些名校,如麻省理工,每年都会与国际组织的校友联系,为学生争取短期实习机会。李悦博士告诫同学们,申请进入世界银行工作时,需要了解自己对职位是否真的有一颗热爱的心,而非仅仅为了一份光鲜的实习履历而申请世行实习。若想申请进入世界银行实习,除了牢固的知识基础,还需要申请者在工作中付出辛勤劳动与汗水。
Q:世界银行是否对实习生有专业背景的限制?
A:李悦博士表示,世界银行是一个大型、多元的组织,职位、工作繁多。例如,世行的IT工作人员除了提供技术支持外,也会参加研究项目。世界银行内的工程师、专家研究的项目领域非常广,涵盖了交通、城市规划、用水等各个方面。并且,为了提升多元化程度,世界银行会把工作机会给予来自不同国家、种族、性别的人员。因此,申请实习时,不应为专业所局限,而应积极寻找与自己的专业背景有交叉的岗位。
赵龙跃院长补充道,他受邀为世界银行推荐人才。世界银行非常需要熟悉数据管理、国际关系和国际规则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赵龙跃院长鼓励大家提高知识水平,锻炼成为国际组织所需要的人才。
(创新班学员现场提问)
Q:世界银行提供为期3-6个月的短期实习项目,应如何参加该项目?
A:罗伯特·卡尔博士回答道,世界银行长期招收大量短期咨询顾问,工作通常持续几个月到一年。咨询顾问按工作日结薪资,工作较不稳定,虽然薪酬较高,但有随时失去工作和签证的风险。目前,申请此岗位的硕士生较多。罗伯特·卡尔博士进而建议,大家应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术水平,并将简历向多个公司或国际组织投递,而非仅仅瞄准一个岗位。
Q:罗伯特·卡尔博士在申请工作时,是否亦投递了多个公司或组织?为何选择申请进入世界银行工作?
A:罗伯特·卡尔博士表示他一向对广袤世界充满好奇与兴趣,在南非工作的一年里,他看到了当地贫穷困苦的状况,自己亦亲身感受了艰难的环境。他回到德国后,看到豪车美食、高楼林立的生活常态,却难以忘记在世界另一端目睹的穷困。于是,他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成为经济学家,并希望进入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工作。世界银行愿景之一是消灭贫困,这与他的个人理想相契合,因此他对目前从事的研究项目充满信心,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取很大的成就感,相信能够改善世界的状况。
听完罗伯特·卡尔博士的诚挚之言,赵龙跃院长补充到,同学们找工作时应当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能为世界作何贡献、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在何处,而非仅仅为了进入世界银行工作而工作,要有长远的目标。正如罗伯特·卡尔博士所言,应当做有意义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李悦博士表示,无论在什么组织工作,都应当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因为工作不仅仅关乎我们所做的事情,更关乎我们的为人。她幽默地说,自己非常幸运,出生在中国,年幼时体会到了贫穷的滋味。李博士建议同学们,现在中国仍有许多贫困落后的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需要漂洋过海去世界另一端关注贫困,应将目光放到自己的国家。
赵龙跃院长对李悦博士的话深感赞同,语重心长地说现在的同学们每天有丰盛的饭菜,而不知作何选择;有明亮的图书馆,却不想读书。罗伯特·卡尔博士曾在非洲工作七个月无法洗澡,但他知道,自己工作不是为了洗澡,而是为了研究、为了未来的发展。我们与世界银行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与世界银行一起培养年轻学者,增强中国与他国的关系。例如,两位专家在南亚工作,而南亚几个国家都与中国有密切的合作。因此,世行需要熟知亚洲国家状况的人才,增强双边经贸关系、国际关系。如今,中国希望把过去四十余年的成功经验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服务于他们的发展需要。过去中国出口较多,现在在不断增加进口,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最近,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组织去越南调研,我们提出了一个“三广经济合作模式”,覆盖中国的广东、广西,和越南的广宁,三广经济合作,可以取得“1+1+1>3”的效果。因此,我们希望与世界银行合作,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及其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创新班学员现场提问)
Q:世界银行内的员工来自许多不同国家,各自具有迥异的文化与工作风格,这对于工作是利是弊,应如何应对?
A:李悦博士表示,与来自各国的同事协作,令她开阔了视野和眼界。作为一个团队,各个成员需要相互学习。世行过去也存在一些偏见,例如,来自欧美的男性会在工作中更加有利。然而,当今环境已有巨大转变,高知女性亦能崭露头角。罗伯特·卡尔博士对李博士的回答表示赞同,并称,他个人亦认为多元化的工作环境令他获益匪浅。并且,YPP项目会培训专家们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Q:专家在讲座中提到,经济走廊的建设不仅关乎基础设施,更应关注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问题,而最重要的是“互补式干预”,即政策和制度的交流和协调。这正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中国亦十分注重国家之间的政策交流和制度协调。当世界银行进行研究时,以何方式量化这种“互补式干预”?以何种指标去衡量国家间政策交流的程度?
A:李悦博士表示,世行的研究报告中涵盖了其方法论。基本上来说,他们在研究政策效果时会使用相应代理变量,如研究资本市场政策投入会产生何种后果,劳动力市场的政策是否会更不灵活等等。同时,会采取对照方法进行研究。例如,将距离走廊近和距离走廊远的地区分为两个组,研究相关政策效果在这两个组之内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罗伯特·卡尔博士补充到,虽然自己没有参与关于走廊建设的报告的撰写,但他对此题目也很感兴趣。正如世界银行南亚局前首席经济学家、现任高级顾问马丁·拉玛博士在讲座中所言,走廊的建设对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影响,利弊皆有之。因此,世行专家的研究重点是,在走廊建成之前预测会因其受到不利影响的地区,并且实施对其有利的政策。
Q:世界银行如何分配专家进行研究工作?
A:李悦博士表示,一个研究项目中通常包括世行的专家和当地国家的研究学者,以进行协助,队伍中初级、高级经济学家都有。队伍中有一名负责监督主管项目的专家。例如,马丁·拉玛博士,作为首席经济学家,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和运行。
(世界银行专家与创新研究院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回顾整个见面会,研究院学生们积极提问、踊跃发言,几位专家与赵龙跃院长认真倾听,详细解答,整体氛围轻松愉快,其回答与建议更让同学们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时间虽短,意味深长,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