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治理创新学院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再回首 | 2017级国际治理创新班学员于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感悟(二)

发布时间:2020-07-13 浏览次数:

 

时光荏苒,2017级国际治理创新班学生在美国走过了360多个奋斗的日夜,圆满完成了在马里兰大学的硕士课程,于2020522日顺利毕业。这一年是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一年,是世界人民命运多舛与共的一年。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201724名学生4位同学肩负着报国图强的雄心壮志,怀抱着国际治理的时代使命,在异国、在逆境他乡中快速成长。毕业之际,同学们学生们尽诉收获, 各抒感怀。

 

陈明聪

2020年被称为魔幻之年2020届毕业生的特殊毕业典礼因而被世界瞩目。在这个夏季,我们成为了马里兰大学史上首届毕业生,收到了来自学校、身边及在祖国的老师和亲朋好友,乃至全世界的在线毕业祝福。522日,马大公共政策学院院长Robert C. Orr 在学院毕业典礼致辞中表示,当下并非常态(these are not normal times),但2020届毕业生是非凡毕业生(you are not normal graduates)。 对于毕业生而言,毕业典礼意味着学业的完成,同时也是对我们能力的肯定。回顾这一年的留美生活,内心充满感激之情:感激家人挚友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感激母校广外的悉心栽培,感激马大公共政策学院从公共管理、财政学、统计学、伦理学、领导力、项目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与鼓励认可,也感激促使自己走到这里的每一步,感激能在今年同一天庆祝生日与毕业的小确幸。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的下一段精彩旅程,从这里出发。Class of 2020, be the change. Go Terps

 

研究院2017级学生陈明聪

 

高红丽

一年前,我们把酒垂泪,打点行囊来到美国。一年后的今天,又一个夏天,我们在马里兰遇见又告别。于是,我们被抛到更阔大的环境,更真实的社会,更茫茫的人海。所幸,在美国这一年教育我的,不仅仅是Foreign Policy (对外政策)课上对历代美国总统政策的深入分析,不仅仅是Budget(预算编制)课上对成本收益的精确计算,不仅仅是做学问,而是生活,是如何克服浮躁与焦虑,勇敢而坦然地活着。现在的我,是稳稳地在平地耕耘的我,没有所谓的自甘堕落,没有所谓的伤仲永。我学会了以自己的步调和这个时代前进,正如马里兰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的slogan(口号)那样——Stay Fearless(保持无畏)。

 

研究院2017级学生高红丽

 

李阳阳

这一年在美国的我们似乎每一天都在见证历史,幸运的是我们如愿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若干年后的我依旧会感激从进入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到赴美深造这一段不平凡的经历。现在脑海里还依稀记得自己从一开始对异乡的新鲜感,到初始独立的激动,再到熟悉生活的精打细算。文化的冲击在潜移默化中加深,自我的认知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成长。从每天上百页的阅读材料,到每周都要独立完成的paper(论文),再到每一次小组的presentation(汇报),,渐渐地我克服了语言的障碍,敞开了心扉去与当地人交谈,深入了解和学习不一样的文化和体制,去解读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治理逻辑,这些积淀都将成为今后的财富。四面云山皆到眼,万家灯火总关心。愈是远隔重洋,愈是挂念祖国,心系家乡,愈加明白当今中国青年之担当,是责任,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沉甸甸的使命,只有这样,这世间才能星河璀璨,皓月清凉,山高水长!

研究院2017级学生李阳阳

 

王晋瑞

6月是一个离别的季节,我告别母校、谢别良师益友,感触良多。 从开蒙到毕业,近二十载求学生涯日复一日读书解题,仍觉生有涯而知无涯。;自高中到现在,我少有时间陪伴父母;,而今,所思所念远隔山海。; 中外培养,我获益良多,但成为国际治理人才仍需多年历练,唯恐难以完成母校的任务。思乡情切、前路未定,毕业也多了一丝惊慌。也许2020年的春天,世界在新冠的打击下近乎停摆,但我坚信秋风将劲,秋日更胜春朝。

研究院2017级学生王晋瑞

 

郝齐

总以为365天很长,长到可以解读西式人文之异;总以为365天很短,短到无法领略异域山川之奇。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在异域他乡获得了新知,拿到了学位,却也见证了历史。一个个黑天鹅事件接踵而至,让我们猝不及防。复杂的美国社会,让人猜不着、摸不透。留美一年有余,让我深知开放、包容的重要价值。跨文化沟通,需要倾听,需要尊重,更需要坚定的民族信仰和立场。最为新世纪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人,我愿做东西文化的搭桥人。

研究院2017级学生郝齐

 

郭灿烁

来美已经一年有余,相对比许多孤身来美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我一直很高兴我们二十四名同学是作为一个集体一起到美国学习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给我了强烈的集团归属感和一种属于家庭的温暖。是他们一直在支持和激励我走过这段旅程。同时,我也为自己能积极融入美国同学的圈子里感到快乐。虽然中美两国之间不断出现摩擦,但是美国同学却很乐意结交中国留学生,而且给予热情的帮助。我认识一个很好的朋友,我们上同一门课。每周都要求我们交一篇memo(写作),我的朋友每次都热情地询问我需不需要帮我修改memo。无论是和同个项目的同学还是和新结交的美国同学,我深深体会到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里,有一个舒心的人际关系是多么的重要。 美国社会非常崇尚个性。一名中国留学生不远千里来美国学习,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很有个性的事情。而且几乎在每一节课上,教授都会强调同学们并不是ordinary people(普通人),每个人都很special(特别)。学会正视自己的价值,勇于发掘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我觉得这是美国教育极力推崇的理念,这也是我在知识之外所学习到的最为珍贵的东西。

研究院2017级学生郭灿烁

 

吕晓佳

不知不觉中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以后回想起在马里兰大学攻读公共管理硕士的一年,应该是冒着彩色泡泡的一年。有来自世界各地小哥哥小姐姐们的欢声笑语,有教授们自由之思想的提问,有脑海里激烈碰撞的观点。一切的一切,都验证着过去,也指向着未来。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报答自己和所有人的爱与期望。

研究院2017级学生陈卓辉

 

陈卓辉

从白云山到马村,短短一年收获颇丰。于课堂上习得政策分析方方面面,在同侪间收获智慧情怀点点滴滴。在马里兰的日子可以很慢,各种作业项目压身,时间如潺水;当然也可以是湍流,时光在出游、活动的欢声笑语间走得匆匆。很荣幸能够成为一只听过岭南凤鸣的金刚泥背龟,见证魔幻2020GO TERPS

 

研究院2017级学生陈卓辉

 

国际治理前路迢迢,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中国年轻人不断进取、上下求索。愿莘莘学子,莫负韶华,逐梦前行!

 

敬请期待2017级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于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感悟第三期分享。

研究院2017级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