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治理创新学院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专著推荐(16)| 肖冰:《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实践的中国特色》

发布时间:2023-02-07 浏览次数:

 

9414D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参与国际法治建设责无旁贷。为弘扬中华法学学术精华、形成中华法学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法学国际影响力,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与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合作,联合推出系列报道,介绍“当代中国与国际经济法”英文专著系列项目。欢迎中国国际经济法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和推荐优秀书稿,积极参与本专著系列项目,共襄“发出中国学术强音”之盛举。

 

一、作者简介踔厉笃行索创新  脚踏实地定航向

 

27A7C

肖冰教授

 

肖冰教授200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法学院,获国际法学专业博士学位;19902014年期间任教于南京大学法学院;现任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常务理事,江苏省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海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社会兼职有: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库成员、立法工作咨询专家组成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调解中心调解员,南京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仲裁员。

 

1990年起,肖冰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著有《〈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研究》《WTO争端解决中的中国现象与中国问题研究》《国际经济法学》《国际商法》等著作,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

 

二、著作简介定中国特色基调  展国际法学新颜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实践的中国特色》(Chines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actice of WTO Dispute-Settlement)是肖冰教授的一大力作。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是世界上最为活跃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之一,对维护世界贸易秩序、促进国际贸易健康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为世贸组织规则的遵守者,中国一直通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与其他成员存在的经贸争议。通过应诉与起诉,中国对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支持有目共睹。肖冰教授以此为背景,立足中国立场,既全面梳理WTO争端解决实践所具有的中国特色要素,又总结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实践的缺失与不足,从中国特色视角、中国特色模式、中国特色问题和中国特色话语展开了全面细致的分析。

D19A0

 

肖冰教授参与《政府采购法》修订研讨会

 

具体而言,该专著的学术创新和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定位于“中国特色视角”。长期以来,论及“中国特色”难以得到普遍认同并形成相应的理论共识,WTO领域也是如此。尽管有关WTO和中国之间关系的国内外研究数量不少,但就国内研究而言,一是多定位于WTO规则的普适性及成员共性;二是即使围绕中国的特有规则或涉案,也较多停留在个别现象就事论事层面。就国外研究,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研究而言,基于其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和立场,具有较明显的歧视与偏见色彩。事实表明,无论是国内法还是国际法,从来就没有脱离主体立场和利益。美欧等WTO主要成员针对中国频频发起的体制性摩擦以及在WTO争端解决中展开的一系列博弈就是典型例证。

 

因此,本著作立足于中国立场,全面梳理WTO争端解决实践所具有的中国特色要素,同时围绕WTO所面临的现实危机及其中所涉中国与WTO其他成员、与WTO多边体制之间的相融性问题展开针对性的研究,从而既顺应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当下改革及其中国应对的现实需求,也对中国参与其他国际体制的实践及彼此之间的融合带来裨益。

 

第二,抽象并诠释“中国特色模式”。肖冰教授认为,既往有关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实践的研究,总体上尚存一些明显的缺失:一是较多局限于个案本身,缺乏与WTO其他成员涉案普遍性的对比;二是较多集中于局部和个别现象,缺乏全面性、多角度的整体串联;三是较多纠结于个案的静态层面,缺乏对内在缘由、发展走向的动态展开。

 

鉴于此,本著作拟在考察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的特有实践基础上,根据中国自身制度特色及其与国际法律体制之间的互动节奏,如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属性、参与并融入包括WTO在内的国际法律体制的时代历程等,对其角色定位、争端范围和动态过程等方面的个性特征,进而对其中特有的中国模式作出理论层面的抽象,并就其形成机理、未来走向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重大影响予以阐释。

 

第三,归纳并聚焦“中国特色问题”。肖冰教授认为,既往有关WTO争端解决实践中论及中国问题的研究,因多停留“就事论事”层面,故其体系性展开、由此所决定的对实质问题的挖掘,及其论证之广度和深度均显不足。鉴于此,本著作基于中国涉案的问题特色,将个案中的每一个别具象问题归结到法律问题的两大基本范畴:争端方的主体地位和WTO规则的援引适用。前者主要是中国因多重且特殊的身份因素所引发“另类”成员地位及其权利义务问题;后者主要指WTO争端解决中,因援引或适用那些专门针对中国的特有WTO规则所引发的诸多争议问题。

 

因此,本著作立足于国际法理论和实践,聚焦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问题,既正视因自身特殊经济体制、经济体量而与其他成员之间产生的差异现实,也探寻多边贸易体制下求同存异的包容空间;既客观评估特殊规则所涉及的权益之争、承认现有规则的不足和局限,也进一步探索因利益立场、价值取向陷入体制困境的破解途径。

 

第四,力争正当并有效地表“中国特色话语”。中国加入WTO及其在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的积极作为,是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融入国际体制的必然,但也无疑在以西方主流学说和利益导向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法理论体系、制度实践中置入了新元素、提出了新挑战,由此引发传统国际体制及其成员不适也在所难免。

 

因此,本著作从双重维度提出建议:对于中国,在参与国际法律体制的得失衡量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个案解决之中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和客观地对待包括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内的国际法律体制,从而有效协调彼此之间的差异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对于WTO及其西方发达成员,应当进一步消解对中国的不合理偏见,对既有学说、体制与时俱进地补充与修正,才能克服国际法体制的固有缺陷,构建起符合国际法理的WTO法逻辑体系。

 

【本文原文刊登于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ex.cssn.cn/hqxx/gjgch/202211/t20221129_5567453.shtml,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重新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