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明年经济领域重点任务,“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被列为其中之一。会议强调,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但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涝、东北台风、草地贪夜蛾等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话题被屡屡提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如何藏粮于技?种子被称作农业的“芯片”,我国耕地数量有限,粮食生产关键之举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种子起着关键性作用。会议提出,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藏粮于技,还要藏粮于地,因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耕地资源是有限、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打破耕地红线,中国的粮食安全无从谈起。会议提出,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来源:中国日报 https://language.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