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政热词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专题 > 每日时政热词 > 正文
 

独立公投 Independence Referendum

发布时间:2022-05-21 浏览次数:


 

简介:

独立公投是公民投票的其中一种,让一个地区的公民举行投票,以决定是否成为一块独立的领土。成功的独立公投或可能不会导致独立,这取决于政治因素以外有关的领土的共识结果。

 

现实原因:

1)人道主义立场

一国之内,有团体遭遇严重不公平对待。在后殖民时代,依然有一些地区在闹分离或者独立,那些在殖民地身上达成的国际共识显然不适用于它们。其实说公投“独立”是不太准确的习惯性用语,用“分离”更为妥当,因为有不分离、分离并独立建国、分离且并入他国等不同选项,都属于在一个群体内部决定一个地区的前途命运。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补救性分离”的名词,指的是出于人道主义立场,保护弱势群体免于遭受迫害、毁灭而采取的救济性措施。

 

2)民族自决权

对于真正牵动国际社会敏感神经的自决权(即指每一民族均享有自由决定其政治地位,自由决定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权利)的范围和是否存在“补救性分离”的权利,国际法院其实并未讨论,也就没有答案。

 

3)内政问题

一个团体内多数人都愿意独立。加泰罗尼亚之于西班牙外,苏格兰之于英国,魁北克之于加拿大等都是这种情况。严格说起来,克里米亚也属于这种情况。

 

经典案例:

1)东帝汶

当初印尼强行出兵,东帝汶成为了印尼的第27个省,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据统计,在被印尼统治的20多年中,东帝汶有20多万人死于战争和饥荒,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最后联合国主持了东帝汶的公投,而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印尼也同意让东帝汶人民公决去留。不过这里有特殊之处,曾经作为葡属殖民地的东帝汶和印尼本来渊源不同,且国际主流社会并不认可印尼对东帝汶有主权。

 

2)科索沃

科索沃也屡屡在被拿出来做对比。在科索沃地区的确发生过非常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并且,在2010年,国际法院曾经就科索沃公投问题给出过咨询意见,虽然不具备强制意义,却有软性的“道德力量”。国际法院的这份咨询文件出台过程就声势浩大——37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书面声明,15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书面评论,29个国家和地区在持续九天的听证会上发言,总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司法进程,是国际法院历史上参与国家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案例之一。

 

 

 

来源: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B%AC%E7%AB%8B%E5%85%AC%E6%8A%95/161887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