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治理创新学院

校友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正文
 

兼容并蓄,美美与共 | 贾晓泽:在UNDP探寻国际治理中复合型人才的职业道路

发布时间:2025-11-17 浏览次数:

国创院优秀毕业生分享

 

4D882

 

 

从理工科专业背景到国际法,再到赴美攻读公共政策第二硕士,贾晓泽以学科融合的视野与锐意进取的精神,进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纽约总部自然枢纽(Nature Hub)实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综合型复合型国际治理人才”的成长路径。

 

回首成长历程,他感慨道:“国际治理创新学院(以下简称“国创院”)为我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也为我奠定了走向国际组织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底气。在国创院的学习,让我深刻理解了‘复合型人才’的真正内涵,学院秉持‘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君子以学致道,以行成德’为训,为我们的成长注入了坚实的精神力量。”

 

一、知行合一在多维实践中厚植根基

 

53762

在国创院期间学习分享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攻读法律与国际治理期间,贾晓泽系统学习了国际法、经济学与全球治理等课程,并积极参与科研和实践项目。他先后参与多种通讯与论证文件起草,协助团队起草在2023年金砖国家智库峰会会议报告等。这些经历让他在全球南北对话、国际合作与政策传播中,积累了丰富的跨文化沟通与组织协调经验。

 

他回忆道:“在学院组织的课题研究中,我最大的收获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精神的成长。与专家学者的每一次的交流,都让我感受到真正的学者风范,也让我更加理解‘以学为国、以文载道’的责任与担当。”

 

二、融会贯通在跨界学习中拓展视野

 

49FDD

在马里兰大学读书期间参观IMF

(左一华定,左二贾晓泽,右一夏正源)

 

凭借出色的表现与复合型背景,学院推荐贾晓泽以国家公派奖学金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继续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在那里,他将法律、经济与公共政策相结合,深入研究国际贸易政策、外交战略及学习公共事务的量化分析。他通过学习PythonPower BISPSS等数据工具,学会用数据讲述公共政策的逻辑,以可视化方式解析全球治理的复杂议题。

 

“知识的边界虽在,但探索永无止尽。正如全球性挑战需要跨国界的合作,综合性问题也需要跨学科的智慧。”他的跨界成长之路,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在越来越多高校推行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交叉培养的今天,国创院“不设专业边界、力倡跨界融合”的培养模式,已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前沿领域留下深刻印记。

 

三、行而不辍在联合国舞台上践行理想

 

4B50A

实习期间和2018级谢文龙在UNDP总部合影

 

怀揣着对国际治理的热爱与追求,贾晓泽于2025年进入UNDP纽约总部的自然枢纽(Nature Hub)实习,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气候治理相关项目。他协助团队在生物多样性、气候投融资与可持续经济转型等领域开展文件起草,政策研究与战略沟通,以青年视角与专业能力为多边合作机制注入新活力。

 

“在这个快速转型且充满挑战的时代,‘兼容并蓄,美美与共’不仅是一种文化理念,更是当代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职业发展的核心精神。”他在UNDP的实习经历深刻印证了这一点。作为联合国唯一专注于自然的全球性网络,自然枢纽构建起覆盖全球生态热点的专业协作体系,这样一个全球团队的顺畅运作,既依赖多元专业背景人才的协同合作,也建立在尊重不同文明、制度与发展阶段的包容基础之上。他感叹道:“在UNDP,我真正体会到跨部门、跨文化合作的意义。我们所面对的每一项任务,不仅是专业问题,更关乎全球协作、资源平衡与人类共同的未来。”

 

四、格物致知,兼容并蓄美美与共,自然之道 

 

从理工科到法学,再到国际治理,贾晓泽的跨界成长,是知识融合与理想实践的真实写照。凭借坚实的学术基础与开阔的全球视野,他正朝着“懂科学、会法律、通政策、善沟通”的国际复合型人才目标稳步前行。

 

“国创院教会我的,不只是能力,更是一种格局。我们这一代青年,理应以专业为桥梁,让中国声音更自信、更平衡地参与全球对话。”未来,贾晓泽将继续投身国际治理事业,以青年之志与专业之力,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包容、可持续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末,贾晓泽以几句诗行分享此刻的心境:

林色葱茏,不抵山的静谧;

群星璀璨,仍有水的静默;

匆匆飞鸟,山重水复,一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