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治理创新学院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陈伟光教授:全球治理

发布时间:2017-12-16 浏览次数:

12月16日,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陈伟光教授应邀为国际治理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学员讲授“全球治理”专题课程。

本次课程从基本概念入手,围绕全球治理——理论实践与中国的角色、当前全球化逆动与中国的应对、共建“一带一路”——理论实践与发展机遇三大主题展开。

陈伟光教授

1何为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系指行为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通过某种方式以某种机制对全球问题做出应对行动的过程。

01治理的目标

健全和发展一整套维护全人类安全、和平、发展、福利、平等和人权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一直是全球治理的基本目标。但是,这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普世价值难于形成;二是国家利益会偏离全球公益目标,这正是我们日后可研究的方向。

02治理的对象

全球治理理论伴随全球化的发展而来,全球治理以全球问题特别是全球化负面效应为主要治理对象。

03治理的方式

基于规则的治理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依据,这也是西方学术界的基本共识。而现存的许多国际规则源自于二战之后的国际体系结构,在行为体上没有反映冷战后发展中国家力量的相对变化,在治理对象上主要是针对个体,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全球相互依存难以分割的现实格局,导致全球治理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全球治理:理论实践与中国的角色

01中国国际定位

中国国际定位应随着的实力特别是软实力提升、国际结构的多极化以及在国际社会的积极表现做出阶段性动态变迁,蕴含中国新安全观、新发展观的国际定位,需要在新的阶段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而中国的基本定位是现有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承担者、和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者和维护者、国际规则主要参与者和制定者、发展为导向的全球化推动者。

02中国具体实践:“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具有拓展性;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具有非排他性。从实践原则上看,是共商、共建、共享;从内容上看,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从关系上看,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3当前全球化逆动与中国的应对

01全球化是不可逆的,但存在逆动

全球化逆动的表现如英国脱欧,欧盟动荡,特朗普当选总统等,体现了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贸易作为最能反映全球化的指标,在2011-2016年连续六年增幅低于经济增幅,说明全球化确实出现了逆动。

02全球化逆动的原因

全球化的逆动是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不匹配,是全球治理失灵的结果,也是西方相对衰微的表现。具体而言,这是源于危机调整后的滞后反应、西方收入差距拉大、边境开放所致的难民问题等。于是,全球化呈现“反”——“去”——“逆”的趋势。

03中国的应对

对于中国,开放型经济是中国选择的主导模式,自由贸易、贸易便利化、对外投资、吸引外资和产能合作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范式,中国经济的中长期规划也是按照这一思路设计的,未来中国经济将依托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如果去全化成为主流,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由开放走向封闭,将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十分不利,特别是对大多数选择开放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中国家不利。因此,中国的态度是倡导开放型世界经济,平抑全球化逆动。全球化,不仅是中国的利益所在,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4 共建“一带一路”:理论、实践与发展机遇

01对接沿线国家战略规划

对接沿线国家战略规划,包括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计划、韩国“欧亚倡议”、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印尼“全球海洋支点”发展规划、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计划和英国北方经济引擎规划等。这些规划都体现着中国实行“一带一路”政策的决心与热诚。

02“一带一路”是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品

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品——“一带一路”, 是中国推动的公平的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繁荣和国际合作,也有利于促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

陈伟光教授风趣诙谐的授课方式以及渊博的学识使同学们如沐春风。为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陈伟光教授还推荐了有关书籍供学习参考。

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