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栏目 > 交流合作 > 交流合作 > 正文
 

Poorti Sapatnekar 博士与联合国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05-22 浏览次数:

美东时间51日下午,Poorti Sapatnekar 博士在马里兰大学范•曼廷大楼1203教室为广外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首批留美学员介绍其在联合国的工作经历,阐述了国际组织工作所需的技能和品质,并回答了学员们的疑问。

 

Poorti Sapatnekar 博士

 

Sapatnekar博士本科毕业于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专业,致力于全球治理、国际关系、气候变化及国际组织职能等领域的研究,其在联合国实习、工作近八年。大学毕业后,Sapatnekar博士到条件艰苦、缺水缺电的卢旺达参加志愿者组织长达半年,帮助当地贫困人民解决温饱及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从卢旺达归来后,她前往伦敦大学攻读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在伦敦大学求学期间,Sapatnekar博士积极参与与国际问题相关的活动,通过努力争取得到联合国驻印度尼西亚办事机构“coordination specialist”这一实习岗位。印尼海啸后,联合国系统25个机构帮助印尼恢复重建,而Sapatnekar博士的工作便是负责协调这25个机构。两年后,她成功将这一实习机会转为全职岗位。在结束印尼的负责工作后,她开始担任时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现任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院长Robert Orr的特别助理,协助Orr院长处理大量文书及行政工作,并在其后进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并推动了《巴黎协定》的落实。

 

讲座现场

 

在与创新班学员交流的过程中,Sapatnekar博士主要解答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针对国际组织的人才品质的要求,Sapatneker博士提到了“smart”和“hard-working”这两点。她以自己为例,谈到自己曾连续四个月每天工作1317个小时,来阐明联合国雇员日常工作的繁重和充满挑战性。并由此强调,只有具备甘于奉献的品质和敢于吃苦的精神,才能真正成为国际组织需要的人才。

 

第二,针对在选择国际组织岗位时,大家面临“不了解自身能力符合什么样的岗位”和“对相关领域专业知识不够深入”的问题,她指出,对于刚接触国际组织工作的学生来说,“专业知识不深入”、“不了解具体的工作情况”的现象很普遍,关键是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素质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及学习能力,通过积极参加工作锻炼自己,在工作中强化对自身岗位的认知。此外,她还强调每个人都需要“keep your eyes open”, 在拥有广阔的视野的同时多留心身边事物。这样一来,即便毕业后没有立即在国际组织中工作,但若在自身岗位上能不断扩充知识与技能,不断提升自己,待时机成熟后也同样可以进国际组织工作。

 

第三,在谈到语言能力时,Sapatneker博士提到,在联合国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这也就意味着国际组织雇员必须掌握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此外,在联合国的日常工作中,雇员们需要接触大量的行政性工作,这对职员处理文书工作的能力要求极高,因此优秀的的英语写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Sapatneker博士还为创新班学员讲授了联合国面试的相关技巧。她谈到“competency based interview”这一概念,即考官对面试者能力的考核不会超出职位描述中对面试者提出的核心能力的要求范围,但是面试者对核心能力上的每一点要求都要尽可能多地给出实践经验,以证明自己具备相应能力。因此,她建议创新班学员们在学习之余,要积极利用马里兰大学校内的资源,参与学校学院及周边社区的社团活动或志愿者活动,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为进入国际组织实习做好准备。

 

最后,广外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向Sapatnekar博士赠送中国书法作品与丝巾留念。通过本次的讲座,创新班学员近距离接触国际组织优秀职员,加强了对国际组织实际工作情况的了解,获益匪浅。

 

创新班学员与Sapatneker博士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