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栏目 > 交流合作 > 学术论坛 > 正文
 

李春顶博士:中美贸易战的演进脉络

发布时间:2018-04-16 浏览次数:

410日下午,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本学期的首场讲座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李春顶博士为创新班的学员发表题为“中美贸易战的演进脉络: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演讲。李博士基于深层次的学术研究,结合当前时事和政策,为同学们讲解了中美贸易战的演进脉络。

 

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

    李博士首先为同学们梳理了从过去到现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过程。他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全球金融危机之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突飞猛进,中国总体上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也因此被美国视为头号贸易竞争对手。这一阶段中美双方的贸易争端主要集中在最惠国待遇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贸易不平衡问题、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等方面。

第二阶段发生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美贸易绝对额下降,美国迫切希望通过贸易自由化,重振制造业, 回归实体经济。在此阶段,虽然中美没有明显贸易摩擦和冲突,但已为接下来的贸易争端埋下伏笔。

第三阶段是特朗普执政后。这个时期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在竞选期间,特朗普便强烈谴责中国的贸易顺差造成美国经济损失巨大,提出对中国进口征收45%的关税。上任后,特朗普与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46日至7日在海湖庄园会晤,中美贸易形势似乎转好,中国也启动了减少贸易不平衡的“百日计划”。然而,尽管中国已经按照预先的规定和承诺达到了关于开放的很多要求,但美国方面仍旧不满。2018年年初以来,新一轮贸易战在中美之间打响。此次中美贸易战主要有三个回合。在第一回合中,美国根据20174月启动的232调查,以进口的钢和铝两种金属威胁了美国国家安全为由,从20183月开始对进口的钢征收25%的关税,对铝征收10%的关税。美国此举实际上将矛头对准了中国,作为回应,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201842日决定对从美国进口的7类产品征收进口关税,其中对水果及果类制品等120项产品加征15%的关税,对猪肉等产品加征25%的关税。第二回合则始于43日。美国贸易办公室依据知识产权的301调查结果,公布了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建议清单,其中涉及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约500亿美元的商品,主要涉及信息通信,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工程机械等中国制造2025的高科技发展领域。第二天中国随即颁布了同样规模,同等力度的反制措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和化工产品等14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总共涉及了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共计500亿美元的产品。目前,第三回合仍在筹划中,46日,特朗普表示,他正考虑指示贸易代表办公室研究在301条款下追加针对中国1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制定商品清单。而中国商务部外交部作出强硬表态,表示中方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予以美国坚决回击。李博士认为目前中美贸易战主要集中在第一回合,并且集中在关税领域,之后中国可在服务贸易领域和投资领域予以反击,打关税加非关税混合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的根源

接着,李博士对中美贸易战进行了深入剖析。李博士将目前的中美贸易战和1985-1995年的日美贸易战进行了比较。他指出两次贸易战爆发的直接动因都是美国处于贸易逆差,而根本原因则在于产业和市场竞争。

李博士指出美国主动挑起此次贸易战的目的在于两方面。第一,美国希望通过贸易战减少中美贸易不平衡;在高端制造、高科技等领域压制中国;重振制造业,扩大就业。第二,美国打响此次贸易战也是出于其整体战略考虑。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有专家预计中国将在2030年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无疑给美国造成巨大的压力。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不断提升,也招致了美国的嫉妒。美国的精英阶层基本上都站在抑制中国的立场上。  

中美贸易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李博士表示,中美贸易战无可避免会对中国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贸易战使得中美相互贸易减少,必将冲击中国的企业、产业、就业市场,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第二,大国间的贸易战形成了不良的示范效应,间接冲击全球的经济发展;第三,中美贸易战还将引起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弱化WTO多边贸易机制的作用;第四,从长远来看,贸易战还将导致股市下跌,金融紊乱。

但是中美贸易战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也不容忽视。第一,这将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贸易质量的提高;第二,这将促使中国加速推动国内改革,不断开放市场。第三,此次贸易战也将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多元化,转战东盟市场。

中美贸易战争的未来走向

讲座最后李博士运用博弈论对中美贸易战接下来的走向进行了预测。他表示中美贸易战是一个相互博弈的长期过程。这是因为短期内中美贸易战处在互不妥协的阶段,双方诉求具有不可调和性。另外,特朗普对中国提出的要求根据中美目前的实力对比,很难尽快实现。因此,第二轮加码博弈不可避免。

目前,美国正通过拉拢盟友联合对中国实施贸易措施,同时利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朝核问题对中国全面施压。面对美国此举,李博士认为中国正采取“以战促和,以备促和”的应对措施。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已经突破了传统贸易摩擦的处理方式,违背了贸易利益的逻辑和理论,中国对其坚决反击是必要的,中国还可以向WTO申诉,在WTO的框架下用国际舆论施压美国,并尽可能争取欧盟等其他更多国家的支持。除此之外,中国可以积极提出更多互利共赢的方案,促成谈判机会。就国内而言,中国也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贸易多元化,逐步化解我们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注重扩大内需。

 

讲座尾声学员们和李博士就中美贸易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李博士的生动讲解让在座的各位同学受益匪浅。在学员们的热烈掌声致谢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李春顶博士简介:

 

 

 经济学博士与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迄今为止,已在《世界经济》《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文汇》等严肃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发表财经评论50余篇;出版专著1部;兼任《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南方经济》等期刊匿名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