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1年4月24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举办的“联合国周”系列活动(六)国际组织实习经验分享会,在南校区行政楼103会议室顺利举行,并于B站进行同步直播。
一、前言
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自创建以来,已经培养了五届300多位硕士研究生。在每届学生中,都有部分同学继续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第二个学位。截至目前,第一、二届研究生已经从马里兰大学毕业,其中有70%的学生获得在国际组织实习或工作的机会。本次分享会邀请了10位研究院的师兄师姐,分享他们在国际组织实习工作的经历、感受和经验。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的部分老师和目前在校的三个年级的学生线下参加了本次分享会,同时在B站进行直播,观看人数累积超过1500人,反响热烈。此次分享会由研究院第五届学生刘小枭和朱晓敏同学担任主持。
此次分享会一方面希望为有意愿申请国际组织实习岗位的同学提供帮助和建议,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分享鼓励更多的中国高校学子积极参与我们的国际治理人才培养项目中。出席分享会并进行分享的嘉宾有来自研究院第一届和第二届的毕业生闫亚琼、李阳阳、黄梁峻、曹钰、金海媚、马志芳、陈明聪、汝梦瑶、陈卓辉和刘诗薇。分享会上,分享嘉宾们不仅详细介绍了他们正在供职或曾经供职过的国际组织、岗位的申请流程、面试程序,还分享了他们个人的实习经验和感受,干货满满。每个分享专题结束后,分享嘉宾还与线上线下参与的同学们进行了互动,详细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和困惑。
二、内容回顾
第一组分享人:李阳阳、黄梁峻
李阳阳,黄梁峻作为第一组分享嘉宾详细介绍了他们申请国际组织的笔试、面试经验及工作内容。
李阳阳来到线下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经验,他建议在申请国际组织实习编写简历时,要学会恰当地突出自己,做到言简意赅,结合具体岗位突出优势和亮点;在专业测试中,可以提前阅览该组织该部门的相关材料,做到烂熟于心,也可以提前搜索该部门主管的工作文件或者是阅读其会议发言来了解具体的研究和工作领域。
黄梁峻介绍了他申请UNFDC岗位的过程和自己参加线上面试的经验。整个过程从申请到安排笔试大约经过了两个月的时间,笔试时间是两小时,面试全程使用英文。面试过程中,和面试官的互动非常重要,要向他们展示你的专业能力、轻松从容的工作态度,显露一些个性的机智幽默则更好。他也提醒研究院的同学们要珍惜在研究院学习工作的机会,这些经历对于日后申请国际组织实习以及往后的职业生涯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组分享人:曹钰、金海媚
曹钰和金海媚的实习单位都是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UNODC)。两人分别分享了其工作内容和申请流程与技巧。
曹钰在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工作主要内容是人员培训,负责协助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内容、组织文化培训等。谈到实习心得,她表示联合国的工作模式和研究院的学习模式十分相似:十分强调主动性,对于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她建议大家善于用好研究院提供的各种平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金海媚主要介绍了联合国实习生的申请流程和求职信(coverletter)的撰写技巧与基本规范,她建议,申请人可根据不同的岗位归类申请表,相似的岗位可以用同一个求职信和简历模板,以节省时间;简历撰写要力求简洁充实,要突出对该岗位的兴趣,简述自己的专业经历和自身与岗位的契合度。
第三组分享人:马志芳
马志芳因为工作安排,通过提前录制的视频分享了自己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实习的经历、经验和感想。
马志芳分享了自己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实习的经历、经验和感想。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每4年举办一次,由于疫情缘故,今年延迟举办。在组织中,她的工作主要围绕传播和对外交流展开,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对不同国家的报道进行收集,了解不同媒体平台的态度。在分享的最后,她谈到了在联合国实习的心得:“联合国非常鼓励年轻人,鼓励实习生有自己的想法,实习生的一些好的想法能够很快被采纳,在这里也能够和世界上不同文化的青年人交流,来自团队的关怀和包容也让自己感到愉悦和满足”。
第四组分享人:陈明聪、汝梦瑶
陈明聪和汝梦瑶都是联合国纽约总部公共信息实习生。她们分别介绍了实习申请经验、个人经历和实习感悟。
陈明聪介绍了实习岗位的申请流程、筛选方式和面试技巧。在准备申请材料的过程中,她建议大家将重心放在coverletter上,邮件用语要做到得体礼貌、简洁大方,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在谈到实习感悟时,她认为这份实习无论是从开始时间(正值联合国75周年大会)还是工作内容来说,对她来说都意义非凡,给她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她说中文虽然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但是实际上使用频率不高。庆幸的是,部门主管鼓励她使用中文制作宣传材料,也将中英文相关的工作任务交给她负责。所以她认为精通中文在联合国是一个优势,更要将其与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相结合,应用在实践中。
汝梦瑶详细介绍了自己所在的实习部门和工作内容。她的部门是联合国内部监督事务处(OIOS),直接对联合国大会负责;她的主要工作是帮助联合国内部监督事务厅搭建SharePoint网站、推广残障友好(DisabilityInclusion)的主流文化以及协助其他部门汇报工作。她非常喜欢联合国的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和平等友好的上下级关系,认为在工作中一个平稳的心态很重要,同时要做到虚心学习,不懂就问。
第五组分享人:闫亚琼
闫亚琼介绍了在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实习的经历,阐述了国际贸易中心的运作模式、自己在其中的工作经历和感悟。
闫亚琼介绍了在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实习的经历。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通过雇佣专业的人才和项目团队、依靠丰富的国际贸易领域知识来帮助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发展当地经济。她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研究东南非国家的基本情况,包括对外投资、贸易政策分析,以及涉及农产品加工、轻工制造的市场供应链、价值链、投资可行性分析等。分享工作感悟时,她表示每个人的性格、专业背景都不同,一定要找到生命的内在逻辑,才能从容的面对每一次职业选择。在贸易中心的工作也让她深深感受到,在文化背景多元的国际组织实习,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张名片,培养国际视野和格局非常重要。
第六组分享人:刘诗薇、陈卓辉
刘诗薇和陈卓辉都是政策分析岗的实习生。两人分别对自己的申请经历、实习岗位和工作感悟进行了介绍。
刘诗薇现于联合国秘书处实习,她结合自身申请国际组织的经历,为学生提供建议:申请简历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明确突出自己的优势和技能、表达自己对岗位的兴趣、指出自己可以为岗位做的贡献;还有要注意申请时间,提前申请。她认为在岗位上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处理工作内容,也要坚持持续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陈卓辉目前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纽约总部的政策与方案支持局实习,主要工作内容偏量化分析,涉及数据处理、可视化分析三方面。在分享中,陈卓辉着重强调了知识更新对于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超越自己的领悟,多多关注当下的时政知识,而且要持续学习,保证已有知识的更新,在联合国的实习使他认识到:“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在分享的最后,他还表达了自己对研究院的感激,强调参与研究院的学习和工作对自己的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分享以后,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院长赵龙跃教授从三个方面对分享会进行了总结:一是非常高兴,听到和看到同学们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同学们在有关国际组织实习工作中出色的表现,研究院两年的学习和实践给同学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国家给同学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内心感到非常的高兴。二是非常感谢,感谢同学们举办国际组织实习分享会,感谢10位师兄师姐所作的精彩分享,他们介绍的体会、感想和经验,针对性很强,对于研究院同学们近期的学习和远期的规划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感谢线上和线下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三是非常期待,期待研究院的同学们珍惜每一次在研究院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打好理论基础,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成为国际组织需要的专业人才;期待同学们多多举办这样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主动与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交流,多多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积极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国际视野,为将来参与国际治理工作做好准备;也请同学们制作好微信推送,提供给更多的同学们学习参考。
本次国际组织经验分享会不仅让研究院的学生们的心智得以启迪、视野得以拓宽、未来的发展方向得以坚定;通过线上的同步直播,也给全国高校的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资料。欢迎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广外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有关国际经贸规则研究和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国际治理人才的工作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