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治理高端讲坛现场)
5月19日上午,世界银行南亚地区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专家团莅临中国国际治理高端讲坛——世界银行南亚经济发展研究并作专题研究分享,专家团成员包括前首席经济学家、现任高级顾问马丁·拉玛(Martin Rama)博士、高级经济学家李悦博士和经济学家罗伯特·卡尔(Robert Carl Michael Beyer)博士。马丁·拉玛博士围绕南亚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了主题演讲。
01 南亚地区:新的增长引擎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心已经从大西洋、北大西洋和北美慢慢转移至亚洲,东亚和南亚开始成为新的发展引擎。当前南亚地区已经超过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而印度作为南亚的增长引擎,其发展速度保持在每年7-7.5%。
(南亚东亚经济增长速度对比)
02 南亚发展的黄金时代
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国家的贫困人口正以惊人的速度下降,人口红利优势初显;服务贸易迅猛发展,部分服务贸易出口位居世界前列,南亚地区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马丁·拉玛博士认为当前南亚地区的发展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马丁·拉玛博士介绍南亚地区的现状)
一、劳动力优势。马丁·拉玛博士首先从劳动力方面分析了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机遇。南亚的劳动力方面优势在于其整体上处于人口结构转变的初期,适龄劳动力逐年增多。两个以上孩子的传统家庭结构也让南亚劳动力优势得以保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二、人力资本。南亚地区教育发展状况较好,拥有较多的高质量人力资源。这里马丁·拉玛博士举出南亚的美国移民在美国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案例,许多印度移民在美国担任CEO等高级管理者的职位,体现了南亚地区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质量。
三、投资资本。年轻化的人口结构使得南亚地区整体储蓄率较高,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例如印度资本储蓄量的比例占到GDP的 30%,虽略低于中国的40%,但相比巴基斯坦等其他国家仍然处于较高的地位。通过分析投资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这一现象。
四、城市化进程。当前南亚地区的城市化数量达到1/3左右。相较于农村,城市地区在生产效率上占据着绝对优势,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经济保持较快增速提供了动力。
五、科技、新能源发展。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再生能源的开发与使用,而新能源开发在未来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和最有创造就业和财富能力的新经济支柱。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国家大力发展IT产业及新能源开发,为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六、减贫工作。南亚地区在减贫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南亚国家曾经的赤贫形象得到大幅度改善,贫困人口的减少的速度加快。2012年,南亚地区的贫困人口占据总人口的很大比重,尤其是印度。到2017年,南亚包括印度的贫困人口数量下降明显,预计2030年南亚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减少。
(南亚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03 南亚地区的掣肘之患
一、就业率低下、工作参与率的性别差异明显
尽管南亚地区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但这一地区的就业率却呈现出下降的态势。随着南亚地区中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雇佣临时工开始成为了就业趋势,甚至有许多的大型企业也采用了这种方式,此时的临时工成为了一种购买的“服务”而非雇佣,导致南亚地区社会的就业率大大降低。
(南亚整体就业率下降概览)
此外,南亚地区整体的工作参与率在不断降低,其中女性的工作参与率远低于男性。马丁·拉玛教授认为这一现状出现的原因包括了以下几点:人口红利的实现使得适龄就业人口增多,工作机会相应减少;女性教育程度提高,对工作环境、薪资水平等预期提高;南亚地区父权父系社会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希望女性回归家庭;南亚地区经济体制造的就业机会缺乏吸引力和安全感,稳定工作环境的缺乏导致女性难以参与等因素,使女性在各个领域的就业率出现下降。
(南亚区男女就业比例对比)
二、商品出口量下降、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较低
在南亚地区,大部分国家的制造业并非本国的支柱产业,造成了本国工作岗位的缺失,国家的出口贸易总量也处于较低的水平。近年来南亚地区的商品出口量始终低于预期水平,且与预期值的缺口在逐渐增大。同时,南亚地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也不高,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较低,从中获利的机会有限,导致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空间也受到限制。
(南亚地区货物出口量逐年下降)
(高端讲坛的现场)
三、特殊的产业发展规律
世界各国在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一般参照特定的规律,即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例如在日本工业化、逐步成为“工业雄鹰”的过程中,就遵循了从纺织业到制造业再到金融业的发展历程。世界上发达国家大多是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进程,中国也是如此。但是南亚地区的印度却“特立独行”。印度,这个特殊的发展中国家,直接跨越了工业化,从农业直接跳入了第三产业,这显然给印度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与挑战。纵观南亚地区各国,只有孟加拉国比较符合这个传统的产业发展规律。
四、城市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马丁·拉玛博士认为,物流是一个城市的“后勤”,倘若物流等后勤运作方式不佳,对于城市发展则是一个巨大的掣肘。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不断地改善城市环境和物流环境,目前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由于各个城市之间是竞争关系,为吸引公司投资入驻,城市需要保证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成为最理想的企业投资地,因此,中国的领导对改善物流运作方式则十分重视。相较于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国家,物流等基础设施的缺失限制了国内经济发展。
五、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以印度为代表的部分南亚国家有着完全不同于东亚地区的管理模式,即市长负责城市的日常管理工作,规划权力受到层层分割,对于城市发展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地方行政管理的缺失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偏低、政府债务居高不下以及城市的资源整合度不够集中,这些都不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为例,达卡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世界银行曾计划与达卡合作,建设一个高速的公交通道,但是由于达卡城市过于拥堵和占道严重等原因,最终不了了之。这意味着,一旦城市的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发展不协调,资源整合度也会大大降低,最终只会变成一个无序扩张的城市。
(南亚大多数国家出现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
六、产业结构失衡
对于南亚国家来说,无序化的城市扩张导致难以形成有序化的工业物流。将中国和印度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集中资源解决发展问题,而印度则失败了。马丁·拉玛博士指出,南亚国家的规章制度是非常复杂的,印度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有序化的制造业环境,所以第二产业的发展始终不尽如人意。但是另一方面,IT产业基于互联网而兴起,近年来逐渐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印度出口的商品也逐渐以服务为主而非货物,部分服务贸易的出口甚至超过了中国。
中国与印度的两种发展模式展示了依靠内需和依靠外贸拉动经济的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特点。对此,马丁·拉玛博士向在场学者提出了这样一个探讨问题:在缺乏货物出口这架“马车”的情况下,印度未来是否依旧能实现高速的经济增长?
(马丁·拉玛博士提出思考问题)
马丁·拉玛博士认为,当前人们需要建立更强大的统计系统,以改善经济衡量的手段。目前一个常用的手段,是在外贸研究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个模型——重力(引力)模型。例如,当进口国与出口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时,其进出口差额往往是相仿的。因此马丁·拉玛博士认为,南亚地区国家的进出口差距应该是更小的。当然这些经济衡量方式仍然充满质疑,例如就业数据及其解释存在争议,并且难以进行适当的跨国比较,这些都是世界银行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最后,马丁·拉玛博士总结道,南亚当前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放缓的趋势,但增长速度仍旧很快,人们依旧希望看见印度的崛起。当然,南亚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面临的挑战又不尽然相同,倘若南亚地区想要重回两位数的增长,仍旧需要解决相关的问题,如性别失衡和制造业等相关问题,这也将是世界银行今年研究工作的重点。
专家介绍
马丁·拉玛(Martin Rama)
世界银行南亚局前首席经济学家、现任高级顾问,乌拉圭人,1985年在法国获宏观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乌拉圭最大的智库CINVE部门主管。
截止2019年,Rama博士已在世界银行工作逾三十年。最初十年,Rama供职于华盛顿特区的世界银行研究部门,致力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劳工问题颇为关注。在此期间,Rama博士主导推动了两个大型研究项目,分别研究劳动力市场制度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公共部门精简计划。
2002—2010年,作为越南研究首席经济学家,Rama博士常驻河内,推动执行世界银行在越经济政策调整和减贫领域相关项目,与政府就经济改革展开政策对话,并领导完成了一系列由十数位捐助者资助的年度政策贷款业务。2007—2009年,Rama博士出任世界银行越南局代理局长。
2013年,Rama博士负责组织世界银行的年度旗舰报告《2013年世界发展报告》撰写工作。该报告以“工作与就业”为主题,以最新研究成果、深度案例分析和广泛协商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各国通用的新劳动力指标数据库。
在南亚地区,Rama博士积极推动对该地区复杂政策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组织编写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率领团队与政府、学术界、民间社会和商界人士进行大量有效的交流,成果丰硕,著作等身,为世界银行在南亚的经济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