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活动 > 正文
 

前沿讲座:澳大利亚视角下的印太战略

发布时间:2018-04-21 浏览次数:

4月19日下午,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国际治理与国际规则”前沿讲座于我校南校区行政楼103会议室举行。赵向智、王婉两位同学就“澳大利亚视角下的印太战略与中国的应对”这一主题给同学们做了专题讲座。

 

一、“印太战略”的提出与定性

2017年11月23日澳大利亚发布了《外交白皮书》,在这份白皮书中,印太战略被提及了60多次,亚太概念则只是在提及亚太经合组织( APEC)的时候在正文和图表中分别使用了一次。“印太”在白皮书中反复出现无疑是对美国“印太”概念或所谓“印太战略”的呼应,也表明了澳大利亚担心美国从地区转移力量、急于“留住美国”的迫切心态。

 

从地理范围来看,在“亚太”概念中,澳大利亚处于相对劣势的地缘战略地位。“亚太”概念的出发点是“以美国关岛为基轴,通过稳定美国与日本、韩国、东盟和澳大利亚等一系列双边同盟关系,并以此为轴线来稳定亚太地区的安全秩序。”而“印太”地区涵盖的区域呈弧形状,澳大利亚被置于地缘上的战略中心,印度和日本则是这个“战略弧”的两个关键支点。利用这一概念,澳大利亚可以名正言顺地进一步深化与印度和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并证明其不断强化对印度洋地区接触的合法性。然而,从目前来看,现实中正在演进的印太战略体系暗含着一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联合起来束缚中国的倾向。

 

说明: 微信图片_20180724210027

 

二、印太战略框架下的国家关系

澳大利亚与美国有传统的同盟关系。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出于集体安全传统的战略逻辑,自二战以来,澳大利亚所有的安全政策都是以顺从美国为基础。这种强烈的依附性既是传统结盟政策的延续,又是一种由地缘劣势带来的自助反应。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对其全球战略陆续进行重大调整。“印太自由开放”是特朗普政府对奥巴马“亚太再平衡”的继承和加强。“印太自由开放”不仅继承了“亚太再平衡”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的判断,而且将奥巴马忽视的南亚因素也纳入考量。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印太自由开放”使其南亚政策能更好服务于美国主要战略任务:平衡中国崛起。美国非常重视印度洋至太平洋这一新兴的印太经济走廊、并且想通过抵制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的中国以扩张自己在印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因此,美国希望由澳大利亚和印度分担其维护印--太两洋海上安全责任的战略安排。相对于印度而言,特朗普政府极其重视澳大利亚,将视为其争取在印太地区主导权的“支柱、印太地区嘹望塔、海洋守护者和外围发射塔”。澳大利亚在国家规模、战略视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劣势,因此其在“印-澳战略弧”地带的利益护持不得不委身于美国亚太战略的卵翼之下。

 

而美国和印度的契合点在于“东向行动政策”。“印度要在印太地区建立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和包容的安全架构”的“印太”战略构想体系。其意欲借助“东向行动政策”来加强自身在东亚、东南亚的战略合作和政治影响力,并与大东亚重要国家特别是濒海国家展开密切合作,使印度的战略触角堂而皇之地存在于中国的周边。

 

三、澳推进印太战略面临的挑战

首先,澳大利亚在自身能力与目标追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在新版《外交白皮书》中,澳大利亚把它追求的第一个大的目标界定为“推动开放、包容与繁荣的印太地区,其中所有国家的权利得到尊重”,但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显然不是澳大利亚自身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澳大利亚的定位始终只能是一个中等强国。以中等强国的实力去影响包括多个大国的地区格局的走向,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澳大利亚对印太战略的目标制定不够清晰,甚至目标与手段相矛盾,很可能导致其努力无法产生所期望的结果。澳大利亚政府认识到,要实现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印太地区,主要取决于中美两国自身的发展,以及中美两国处理相互关系的方式。从新版《外交白皮书》的内容上看,澳大利亚还是希望中美之间发展一种建设性的关系。但印太概念的推动方式,至少从目前来看,无助于发展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反而可能强化本地区大国之间的对立。

 

最后,主要相关国家的态度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运用印太概念,不容易形成有效合力。在政策更多地聚焦于自身事务的情况下,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可靠性成为一个很大的变数;印度对于发展与澳大利亚的关系并不很积极。印度总体上仍然坚持不结盟的政策,此外,印度清晰地感受到国际社会对它的重视,它并不有求于澳大利亚,反而是澳大利亚需要向印度证明其所具有的战略价值;对日本来说,其把外交的主轴放在维持和强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上。与澳大利亚的合作,只是在这个框架下的一个补充。

 

说明: 微信图片_20180724210017

 

 

四、中国的应对

(一) 印太到现在为止还更多地只是一个重要性可变的框架性概念,它要真正产生实质性作用需要很长时间,且作用可大可小。美、日、澳、印四国对印太的认知和目的有比较大的不一致,基本上持各取所需的态度。澳大利亚对于推动印太概念最为积极,但在四国中的实力最弱,其作用相对有限。在这个方面,中国要有战略自信。

 

(二)对这个概念,中国可以有意地进行一定程度的“忽视”,在少量使用时,也要着重强调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里的包容性隐含了非对抗性。中国的反应越强烈,美国、日本、印度可能会越积极。印太概念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美国的战略调整与政策落实。“印太”还并没有成为美国国家层面的战略,美国对外战略实施的连贯性其实也没有很大保障。

 

(三)发展重要的双边关系,增强战略主动性。中国可以通过稳定中印关系、中澳关系来降低美、日、澳、印四国合作的动力,减缓这一合作推进的步伐。就澳大利亚对印太概念的态度来说,澳对利益的判断总体较为清醒,当前中澳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更多是心理层面的问题。

 

(四)避免激化这个区域的安全竞争。安全竞争变得激烈,有利于美国安全力量优势的发挥,有助于美国对其他国家进行动员。在美国更加强调安全因素、强调海上安全竞争的情况下,我们宜保持海上问题的合作与对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相关国家的安全疑虑。同时加强对热点问题的管控,使美、日、澳、印等国难以找到行动的口实和发力的场所,不为他们之间关系的聚合提供稳定的外部动力。

 

(五)过去十几年间,东亚合作、亚太合作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这是本地区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成果来之不易,也符合本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利益。我们应该强调发挥已有地区机制、安排的作用,用这些建设性的机制,冲淡“印太”战略的消极作用。

 

注:本文部分主要观点出自《现代国际关系》杂志2018年第1期文章《澳大利亚视角下的印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作者为周方银,王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