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政热词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专题 > 每日时政热词 > 正文
 

巴尔干战争Balkan Wars

发布时间:2018-12-24 浏览次数:

1912~1913年间为争夺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属地而发生的两次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巴尔干同盟对土耳其的战争。意土战争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先后参战。保军逼近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求和,与巴尔干4国签订《伦敦条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线以西的土耳其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6大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则由德、奥、英、俄4国处理。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的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由于未得到通往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作为补偿;希腊要求领有马其顿的南部和西色雷斯。未参加同盟的罗马尼亚则要求占有南多布罗加。1913,塞、希秘密订立反保同盟,罗马尼亚旋即加入。保加利亚力屈乞和,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依约,塞取得马其顿的大部,希取得马其顿南部(包括萨洛尼卡)、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罗取得南多布罗加,土收回东色雷斯和亚得里亚堡,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也有扩充。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这就加深了塞与奥匈帝国的矛盾,终于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欧洲大国关系失去平衡,加速了一战的爆发。两次巴尔干战争中,交战双方的背后都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因此,巴尔于战争实际上反映了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的矛盾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