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达成了著名的“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 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
主要内容:
(1)取消汇率平价和美元中心汇率,确认浮动汇率制,成员国自行选择汇率制度。
(2)取消黄金官价,黄金非货币化,按照市价自由交易,取消各成员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各方之间用黄金清算的义务。
(3)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黄金、特别提款权等。
(4)增加成员国的基金缴纳份额,由292亿特别提款权提高到390亿特别提款权,主要是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
(5)特别提款权可以在成员国之间自由交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账户资产一律用特别提款权表示。
评价:
牙买加协议涉及汇率制度、黄金问题、扩大IMF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增加会员国在IMF份额等等,不仅对第二次修正IMF协定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形成目前的国际货币制度有重要作用。
来源: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6365494-6579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