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政热词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专题 > 每日时政热词 > 正文
 

安倍经济学 Abenomics

发布时间:2021-11-08 浏览次数:

 

简介:

“安倍经济学”(Abenomics)是指日本第96任首相安倍晋三2012年底上台后加速实施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宽松货币政策,日元汇率开始加速贬值。

 

统计发现,从安倍履行的20121226日到2013215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日元对美元贬值幅度就超过8.4%。结合国际环境,一些国家由此担忧日本此举可能引发全球货币竞相贬值并助推新一轮贸易战。

 

安倍经济学(Abenomics)要的是创造通膨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日本物价要上涨,所以对于一些本来就要购买的商品,就会尽快地去购买,因而带动消费及投资,进而扭转日本长年消费与投资极度低迷的状况。

 

意义:

日本政府的债务率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但信用评级要比南欧国家好得多,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政府的债权人主要是本国公民,外债很少,只要国民能保持对政府的信心,债务风险就可控。但过高的债务既限制了日本经济内在增长的活力,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穆迪下调日本的评级,并不意味着日本会发生债务危机,而是对未来日本债务的可持续性有怀疑。

 

安倍经济学本质上是政治目标驱动的经济学,因此,政府变成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然而,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生产要素和市场制度效率,政府扮演着消费者与分配者的角色。安倍经济学进一步膨胀了政府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无论货币政策还是财税政策都是在改变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数量,改变财富在社会中的分配,但并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安倍经济学的软肋所在,没有经济的实质性增长,债务就难有持续性,政府要么增税减支,要么增发货币,无论哪种方式都是财富的转移与再分配。

 

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幅度超过预期,政府也作出了推迟增加消费税的决定。消费税似乎是日本政府的死敌,自引入消费税之后,每次上调都会带来经济下跌和政府更迭,安倍解散国会,举行大选,也是下了相当大的赌注,如果选民不认账,安倍就要提前下台。

 

安倍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恢复日本的经济增长率,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现在已经两倍于日本,逆转了近代以来中弱日强的态势。虽然经济总量并不代表全部国力,但却是重要指标,安倍执意提振日本经济增长,还是要恢复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因此,安倍经济学是服务于政治战略目标的。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而言,日本需要借重中国市场,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但安倍既与中国对抗,又要经济增长,足见安倍经济学的政治色彩之浓。

 

 

 

来源: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9%E5%80%8D%E7%BB%8F%E6%B5%8E%E5%AD%A6/5982736?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