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包容性增长又称包容性发展或共享式增长,也有人译作共享性增长,世界银行认为,应该动员潜在的劳动力来使经济活动的劳动力最大化,不只是要保持经济平衡来实现持续的增长,还应该促使贫困的减少;欧洲2020战略强调“巧妙的,持续的,包容性的”增长,即强调的是竞争中的创新,对环境的保护和高就业率以及社会和地区的凝聚力。总之,包容性增长就是在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多关注社会领域发展,关注弱势群体,让更多的人享受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概念提出:
学界普遍认为,“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是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2007年8月在京召开的“以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战略研讨会”上提出来的。与会中外专家认为,要确保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好处能够惠及百姓,中国的发展战略应重视以机会均等为基础的包容性增长。
特征:
(1)包容性增长体现了新的增长目标模式
非包容性是一种经济增长至上、GDP至上的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简单理解为经济增长,同时又把经济增长简化为GDP增长,即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社会保障的工业化道路。非包容性增长的典型后果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基尼系数持续扩大。
(2)包容性增长倡导公正和公平
一是强调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性;二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三是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三是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四是提高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过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来争取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确保民众有基本福利保障。
(3)包容性增长倡导了新的增长价值导向
一是倡导增长成果共享的价值导向;二是倡导民生为本的价值导向;三是倡导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导向;四是“国富”与“民富”相结合的价值导向。
(4)包容性增长更加强调人本主义的增长
包容性增长更加强调人本主义的增长,“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以人的自由发展和福利改善为出发点,以人本主体的自由为核心,以生存自由、社会自由和精神自由为侧重点来设计发展的思路和实现路径,把经济增长的终极关怀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
来源:MBA智库
https://wiki.mbalib.com/wiki/%E5%8C%85%E5%AE%B9%E6%80%A7%E5%A2%9E%E9%95%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