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专题 > 深度文章 > 正文
 

疫情专题 | 我与研究院 第11期 蓝悦:勿忘初心,负重致远

发布时间:2020-02-26 浏览次数: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

 

我曾读过一段话,内容大致而言,我们在人生中需要做出很多选择,如果在每个分叉路口的时候,我们都选择了那些有价值的、感兴趣的、能激发我们好奇心的,我们就会在下一个分叉路口继续选择让自己更喜欢的,在下下个路口继续选择我们更喜欢的……长此以往,我们便能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正在做着自己真正怀有激情的事情。换句话说,唯有此,我们在回望人生历程时方能感慨,当时做出的所有选择都是正确且有意义的。

 

永葆初心,探索不止

 

我常常觉得幸运,自己能够拥有善解人意的父母和相对自由的成长环境,他们总是默默支持我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是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还是报考中、高考志愿,他们几乎从来不干涉我的选择和决定。但在大三这个分叉路口,我却时常陷入焦虑的情绪,我与身边无数同龄人一样感到迷茫和无措。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太多选择,从保研、考研到出国、工作,从人际交往到人生规划,每个选择似乎都径直指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于是我曾在一日和朋友深夜彻谈,当时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千万别给自己设限”。诚然,只要能永葆初心,不管选择了哪个方向,不管路途有多遥远,最终一定都会殊途同归的。

 

寒假时,由于机缘巧合,我看到了学校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招生的推文,项目背景简介中的一句话吸引了我,即“研究院主要针对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国际治理和国际博弈的需要,培养一批综合型、复合型高端人才,希望他们未来能代表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国际事务、国际治理和国际博弈”这些高大上的字眼对于一个像我一样普通的大学生而言,总是带有一些距离感和神秘感。但我开始渐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人生未来,除却个人的生活保障,未来的我究竟怎么样能对这个社会做出贡献,怎么样能帮助我的祖国建设得更好。

 

毕竟“聚沙成塔,滴水成海”,我对我们这一代人始终充满信心,只要每个人都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能,我们就能做出改变,中国就会真正傲立于世界。

 

扎根基础,报效祖国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本专业是英语,大三上学期也曾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过一学期的交换学习。在决定参与交换项目之前,我也有过犹豫。我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有勇气能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国度进行学习,能否和来自天南地北、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师同学们相处融洽。但后来证明我的担心基本是多余的,纵然有过挫折时刻,那半年时间给我带来的更多是前所未有的精神财富和快速成长。就像北岛《青灯》里的一句话,“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交换生活是对我三观的重塑。我见识了人生的许多可能性,也不再惧怕历练与磨难。临别之时曾和喜欢的教授进行过沟通交流,她叮嘱我“要一直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爱与被爱的能力”。我想,那将是我日后人生的一大信条,也是我选择加入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的一个重要理由。

 

研究院本身是极佳的锻炼平台。互联网时代正在深刻改变这一代年轻人的命运,我们的生活条件和能获得的信息资源比前辈们都要更加优渥。越来越多人立志成为“斜杠青年”,但成为“斜杠青年”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和多重的技能储备。我们需要尽可能增长知识、增强实践、开拓眼界、培养视野。而研究院就为我们提供着这样宝贵的机会。据我了解,研究院利用双休等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设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法等丰富的学科课程,非常有益于促进我们知识的拓展。同时,研究院还设计打造了“中国国际治理高端讲坛”,不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莅临讲座。我国驻世界贸易组织(WTO)首任特命全权大使孙振宇等出类拔萃的权威专家都曾担任过论坛嘉宾。

 

总而言之,我相当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不管未来是否选择(和被选择)在本科毕业以后进入欧洲大学研究院或者美国马里兰大学继续学习,甚至是否最终有幸到国际组织实习工作,我坚信在研究院的这段时间都将全方位提高我的专业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和优秀的导师同学们共同进步的过程也必将成为我人生路上一段熠熠发光的记忆。

 

其次,传媒这个研究领域一直很吸引我,我也在电视台和报刊杂志社做过相关的实习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自然希望未来能在这个领域有所深造。在国际传播方面,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失语”的状态。但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中国也在国际外交上取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比如本土传统文化的式微和身份认同的危机等。如何应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殖民,如何取长补短,营造更好的文化环境都是当下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的课题而自创办的三年多来,研究院更是兢兢业业、刻苦耕耘,聚焦国际治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了很多系统深入的前沿研究,获得众多国家立项和嘉奖。最令我感兴趣的是研究院还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积累调研资料这份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毫无疑问是令人动容的。

 

我看到学长学姐们在研究院老师们的带领之下共同研究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现状等,深感憧憬与敬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潜心学术,积极献言献策,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疫情当下,研究院的老师们也丝毫没有懈怠,利用线上教学等方式积极组织工作。在提交报名表通过初试筛选之后,我有幸参与了研究院为新生们召开的第一次线上会议,并且被编入2019级的班级。最近,我也在和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共同学习微观经济学,经济学是我从未涉足过的领域,但老师细致耐心的讲解和同学们热情善良的提携都让我充满信心和动力。

 

回望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我也有很多的思考和感慨,其中触动我最深的便是八个字—“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在疫情期间,我们看到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无数医疗人员任劳任怨、日夜奋战在抗“疫”前线,我们见证基建奇迹的火神山医院在短短10天内落成,我们和全球的华夏同胞共同努力、将源源不断的物资汇入疫区。不可否认,在这次对抗疫情的战役中,我们暴露出一些严峻的漏洞和问题,而这敲响的警钟为所有人而鸣,我们在战役中付出过的代价是值得所有人谨记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人在困境面前表现出来的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以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的休戚与共的大国担当。疫情当下,我们要做的和能做的都有很多。我们可以捐款、联系物资、整理转发外商信息和防护用品渠道,甚至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参与广外志愿者开展的“一线医护人员子女陪伴”的线上项目等,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我和身边很多同学都正在做的事情。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尽自己的努力,都在燃烧着自己光与热来温暖这个“不太温暖的冬日”。我们有理由笃信,疫情终会结束,春天即将来临。

 

在最后,我想重复文章开头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良言应是一座自始至终屹立不倒的灯塔。“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不论我们最终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请一定恪守住良知与道德,坚守住初心与善良,用自己的智慧与才干尽可能服务社会、帮助他人。

 

负重致远,我们且慢慢探索,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