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在二十大即将召开的伟大时刻,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特此举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征文活动。研究院学子愿以吾辈之微光,乘时代之东风,汇理想之星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砥砺奋进之初心、只争朝夕之勇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披荆斩棘,展开强国新篇章。
2020级学生梁嘉昊
梁嘉昊,2020年9月进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学习,10月通过选拔考试加入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2022年6月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随后,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格,9月赴马里兰大学攻读公共政策管理硕士学位。
一、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出发,对青年一代的青春寄语和殷切期望,可谓声声入耳、催人奋进。
时代各具特色,青春一脉相承。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青年都是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一百多年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远涉重洋“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睹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回国后,他们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矿山、铁路建设,也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跌宕起伏与荣辱兴衰。从建国到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走过艰难险阻,迎来圆梦复兴的新时代。从红船到巨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为人类和平发展与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如今,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我们足够幸运,拥有无比宽广的人生舞台,信心满怀一起向未来;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我们重任在肩,必须持之以恒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进迈向新征程。
梁嘉昊在广外北校区校门前毕业留影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立足于本国国情与世界形势的新变化,顺潮流,利天下。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深刻凸显、全球化正在从有序走向失衡、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新冠疫情严重影响全球化进程,足以成为警钟让我们意识到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从“天下观”、“大同社会”等传统治理理念中汲取思想精华,持续为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担当。作为在广外学习的中国青年,我们认为“明德尚行,学贯中西”是每一位广外学子的追求,更是每一名语言人的初心。外语学习为我们打开了理解世界的一扇窗,我们应义无反顾地响应国家号召,把自己的专业特长运用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通过这扇“窗”处理好祖国与国际制度的关系。成立于2016年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则为每一位广外学子提供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平台。
二、我们双向奔赴,一往无前
我对自己与研究院结缘的那一天仍记忆犹新。2020年7月30日,这是我研究生备考的终点,也是我人生赛道的新起点。录取通知书的到来让我如释重负——一年的考研持久战正式落下了帷幕,我即将迎接期待了一年的广外研究生生涯。在我打开广外给我准备的另外一个“惊喜”——通知书里附带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国际治理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2020年招生简章”的那一刻,我不再因录取通知书的到来而欣喜若狂,而是多了一份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于是做出了让身边人都觉得出其不意却又顺理成章的重要决定——考入研究院的国际治理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在读研期间,兼顾汉硕和国际治理双专业的课程学习,争取第三年获得赴马里兰大学攻读第二硕士学位的申请资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国际治理
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2020年招生简章
身边常有同学会向我问到,我的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与研究院的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我是怎么有勇气报考这一项目的。而我一直认为,自己和国创院存在着“双向奔赴”的关系。国创院旨在为中国参与国际治理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而这类未来可能代表中国青年在国际场合发声的培养对象必须熟悉中国国情,深谙中国文化之道,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才能底气十足、信心满满地在国际舞台上用世界语言阐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而我的专业知识背景、向国际友人讲好中国故事的初心与使命足以使我在这条双轨学习道路上一往无前,永不退缩。
三、我们博学于文,笃行不怠
国创院的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它突破传统课堂的界限,为广外学子提供了活动筹划、项目研究、报告撰写等宝贵的参与机会,驱使我们在实践中自主学习,汲取以前极少接触的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研究院也为学生开设了国际经济学、中国国情研究等系统课程,而其一贯推行“在实践中学习”的育人理念,意味着实践项目是重要的核心课程。在这里,我们不仅有跨学科学习任务,还有跨专业的研究生团队。国际治理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招生面向全校所有学院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得益于其以“理想信念、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国际合作、人才作用”为核心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每位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不断更新拓展跨学科知识储备,在参与项目实践期间能发挥自己专业所长。于我而言,在研究院的学习不仅能促使我主动去理解、吸收许多本专业之外的理论知识,加深我对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认识,还使我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梁嘉昊在欢送会上作为2020级学生代表发言
1、自主学习能力
我所说的学习能力并不只是学习某一门学科或某一项技能的能力,而是指“无处不可学”的跨学科学习能力。例如,我在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学习期间参与了一些翻译项目,主要负责将教材、书籍等进行英汉互译。这些翻译项目不仅能推动我在翻译能力上获得从零到入门的突破,还能促使我去学习、了解原文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案例背景。与此同时,我也亲身体验了翻译工作从策划到完稿的整个过程,从中收获到很多项目筹划、运营等宝贵经验。
2、时间管理能力
考虑到要兼顾两个专业的学习,为保证学习、工作顺利进行,我会抓主要矛盾,先评估哪一项任务比较重要或比较紧急,然后集中精力优先完成此项任务。同时,我还会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提高效率,拒绝拖延和无效努力。
3、团队协作能力
在同学眼中,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是广阔国际舞台的一个小小缩影,这里的每一个实践项目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建多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学生的研究专长和专业背景开展特定领域的学术研究或项目实践。在团队协作中,经过不断地磨合和锻炼,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报告撰写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中国-东盟青年领袖峰会”邀请函
为了维持好本专业课程与研究院学习、实践的平衡,忙碌和充实是我们的常态。“这是一辈子的工作,是要奋斗终身的事情,是为国家为社会的事情。”这句话时常激励着我勇往直前,永不停歇。我深知自己能够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没有天赋,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踏实努力。正是研究院老师对我的悉心培养,为我们提供的宝贵实践平台,助力我通过层层选拔,从全国高校青年中脱颖而出,于2021年9月被录取为“中国-东盟青年领袖峰会”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与东盟青年探讨中国-东盟在环境保护这一领域的合作框架,第一次在国际场合代表中国青年发声。
梁嘉昊在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前留影
如今,现已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的我们,会继续秉持着“坚守初心,踏实筑梦”的信条,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要在路途中不断开拓视野,提升境界,要在路途中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将广外的优良传统与优秀的中华文化在全球治理的舞台上发扬光大。